不过乐毅没有慌乱,如今的王权号召力已经远远没有以前那么强。
说到底,百姓还是更注重实际。
所以乐毅只是围困了莒城,没有攻打。
他坚信齐国那些老臣一到莒城,齐国就会再次陷入权力争夺之中。
现在打很容易被所有人联手针对,倒不如放缓,给他们内斗的机会。
乐毅的注意力还是放在了即墨,直觉告诉他,即墨才是真正的威胁,田单才是真正的威胁。
只是燕国攻打齐国这么久,若是吞下齐国的土地,便会陡然变成秦国那样的强国,与秦国分庭抗礼。
战国局势大变,其他国家真能坐视不理?
齐国那个威胁最大还野心勃勃的齐湣王死了,府库里的钱财也被搜刮一空。
齐国就算复国,也已经不再是那个‘东帝’。
哪种局面对六国来说更有利,没有人不清楚。
而且被困守的即墨突然有了粮草,虽然不知道是哪个国家给的,但他们已经下场,有了动静。
就说明他们不会干看着。
更重要的是,燕齐已经打到这一步,秦国却始终没有动静,这让乐毅很是不安。
秦国到现在都不下场,要么是燕国朝局有变,他们认为乐毅未必能坚持那么久。
要么是齐国抗燕有望,燕军未必能攻下两城。
若是乐毅非要不计代价的攻城,那些观望的国家必定下场。
到时候针对的就不再是齐国,而是他了。
思来想去,乐毅坚持了以往的政策,围而不攻,化齐入燕。
于是就这么围了人家五年,太阳出来了还要喊人家出城种地。
一喊就是一天。
起初百姓们不敢出去,后来三三两两小心出城,发现那些燕兵确实不会对他们怎么样,甚至还自动退了几十里。
心房便一点点降了下来。
田单看着却无计可施,只能不断展开和乐毅的心理攻防战。
春耕之时,燕兵帮忙种地,就会有人去田里哭丧,哭自己死去的儿子。
每每此时,百姓们便会红着眼把那些燕兵赶走。
到了收割的季节,燕兵在田里丢牛车,农人高兴燕人真好,还给他们牛车。
恰巧巫师从这路过,仰天大呼,燕人抢掠我千万万车,却还给我一个空车,简直天道不容。
高兴的农人们面红耳赤,大骂燕人无耻后将他们送来的牛车掀到了沟里。
秦淮书曾经身为将领,如何看不出来乐毅的用心?
田单为了维持即墨人心不散,可以说是用尽心思。
可是一直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田单的法子短时间有用,可随着时间的推移,效果会越来越差。
化齐入燕,若是齐国再不拿出有效的办法出来,迟早变成现实。
没过多久,燕王封乐毅为齐王。
这个消息对于田单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
苦苦支撑这么久,却还是走到了这一步。
乐毅如果真的称王治理齐国,即墨和莒城都将再撑不下去。
可是乐毅拒绝了,他深知必定是有人在朝中挑拨离间,燕王才会有这道命令。
若他真的称王,才是真的不忠不义。
虽然乐毅没有称王,可即墨的危机却也没有解除。
只是就在田单鼓励大家再坚持几年的时候,出城种地的人却突然被赶了回来。
田单敏锐的察觉了其中异常,立马派人去查。
乐毅被紧急召回,而莒城也被重新围困。
当天夜里鲁仲连送来消息,老燕王死了!
这让田单看到了希望。
于是立马开始造谣乐毅,挑拨离间。
老燕王信任乐毅,可新上任的这位远没有老燕王的远见,也并不足够信任乐毅。
不得不说,新燕王刚即位,早就已经做好了打算。
他要在半年之内攻下齐国,三年之内吞并赵国,称北帝。
十年之内南下灭秦,统一华夏。
最多十五年时间,他便是华夏大帝。
秦淮书:……
秦淮书写完了最后一个字,从桌案里抬起头来:“这番话,挺耳熟的。”
好像听很多人都说过。
这么久了,一个能落实的都没有。
楚易安被他这话逗笑:“新官上任三把火,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