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惊愕,他实在不清楚到底是谁在幕后操纵这一切,以至于让自己陷入如此困境。然而,当看到紫明皇帝已然下令将他幽禁起来时,他才如梦初醒般意识到事态的严重。
就在紫明皇帝转身准备离开之时,慕容晟脑海中突然闪过徐淑景之前所言及的那道莫名出现的圣旨。
此刻的他真是懊悔得肠子都青了,深知父皇必定已经对自己产生了深深的误解,即便再如何解释恐怕也是徒劳无功。
思来想去,慕容晟决定将所有罪责推到徐淑景的身上。
只见他眼珠一转,计上心来,连忙开口说道:“父皇息怒,儿臣知道错了。其实,此次刺客行刺皇叔一事,皆是太子妃徐淑景所为啊!”
“她嫉妒彦浅清即将成为皇叔的王妃,想要借机给彦浅清一个狠狠的教训,没曾想竟然误伤了皇叔。儿臣当时也是害怕皇叔会怪罪下来,所以才不得已编造谎言,释放走彦浅清的呀。”
说完这番话,慕容晟低下头去,做出一副悔恨交加的模样。
然而紫明皇帝哼笑一声,知道的事实却是,那真正的圣旨是被徐淑景暗中指使手下之人调包替换掉的。
而且执行这项任务的人如今已然一命呜呼、死无对证!
面对眼前这错综复杂的局面,紫明皇帝对于慕容晟所言也是半信半疑。
他那充满危险意味的目光紧紧地锁定在了正神神叨叨倾诉着的太子脸上,仿佛要透过那张面庞看穿一切阴谋诡计般。
稍作思索之后,紫明皇帝果断地下令让人将太子妃徐淑景也一并捉拿归案。
很快,这一对夫妻便被双双带到了一处,正所谓不是冤家不聚头啊!
可就在这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紫明皇帝竟然无比潇洒地转身离去,只留下身后那满脸惊愕与惶恐的两人。
可怜的太子慕容晟对此全然不知,更让他想不到的是,即便到了此刻,他那位身为一国之君的父皇紫明皇帝仍然在背地里咒骂着他的愚蠢至极,连事情的是非曲直都分辨不清,整日里就知道干一些愚不可及的蠢事。
且说那被扣在太子头上的这口黑锅,其背后少不了紫明皇帝的推波助澜,而这也恰是紫明皇帝屡屡责骂太子慕容晟愚蠢的缘由之一。
至于其二嘛,则是那道莫名其妙现身于东宫的圣旨。这等大事,太子慕容晟竟然未曾事先向他禀报半句,直至此刻仍对那幕后操纵之人毫无头绪。
不仅如此,这两口子还不知死活地在那儿争执不休,全然不顾及事态的严重性,着实令紫明皇帝大失所望。
然而更令人啼笑皆非的,当属其三。太子慕容晟竟妄图凭着那信手拈来、胡编乱造的借口,获取调动军队的权力,并掌控天子城。
难道他当真以为自己这位身为父皇的已然年老昏聩不成?
每每念及此处,紫明皇帝的心头便不由得涌起一股寒意,久久难消。
紫明皇帝为了陷害钦王慕容珏,可谓是煞费苦心。他绞尽脑汁,终于想出一条妙计——调换圣旨!
于是,他暗中指使心腹之人,神不知鬼不觉地将原本正常的圣旨换成了一份足以给慕容珏定罪的假圣旨。
紫明皇帝满心期待着这一招能够成功打击到慕容珏,顺便借此机会试探一下这位皇弟的真正实力和底细。
然而,令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慕容珏竟然如此沉得住气。即便身受重伤被打入天牢,他依旧表现得本本分分,丝毫没有露出半点嚣张跋扈的迹象。
不过仔细想想,如果慕容珏在这种情况下都不嚣张的话,那反倒不像紫明皇帝所熟知的那个慕容珏了。
毕竟,在他印象中,自己的这个弟弟向来都是桀骜不驯、不可一世的模样。
“阿珏啊阿珏,难道你当真没有半点儿谋反的心思吗?”
紫明皇帝一边喃喃自语,一边缓缓展开手中那份赐婚圣旨。只见上面赫然盖着先皇的私印,这让他心中不禁一动。
先皇在世时,曾留下过三份密旨。而这三份密旨究竟花落谁家,一直以来都是个谜。
此时此刻,紫明皇帝开始暗自揣测:在他这位皇弟慕容珏的手中,到底握有几份先皇遗留下来的密旨呢?
若是慕容珏手握重权,又得到了先皇的密旨支持,那对自己的皇位无疑将会构成巨大的威胁……
想到此处,紫明皇帝的眉头紧紧皱起,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东宫深处的监牢,太子慕容晟和太子妃徐淑景依然在争吵不休。
徐淑景气得满脸通红,大声反驳道:“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