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均线)············
- **起源**:均线理论起源于20世纪中期,由美国投资专家格兰威尔(Joseph E.Granville)创立。
当时的金融市场逐渐发展,投资者急需有效的分析工具来辅助决策。
格兰威尔通过对股价历史数据的长期研究,发现股价的波动虽然复杂,但存在一定的趋势性。
他将一定时期内的股票价格平均值连接成曲线,形成了最初的均线概念,以此来观察股价的趋势和买卖信号。
随着时间推移,均线理论不断发展和完善,被广泛应用于股票、期货、外汇等金融市场。
- **应用**:在证券投资领域,均线理论有着广泛的应用。
从判断趋势方面来说,当短期均线(如5日均线)向上穿过长期均线(如20日均线),形成“金叉”,这往往是股价上涨趋势的信号,预示着市场短期内多头力量增强,投资者可能会考虑买入股票;
反之,当短期均线向下穿过长期均线,形成“死叉”,则是股价下跌趋势的信号,意味着空头力量占据上风,投资者可能会选择卖出或观望。
在确定支撑位和阻力位时,均线也能发挥重要作用。
股价在上涨过程中,回调到某条均线附近时获得支撑再次上涨,这条均线就成为了支撑位;
同样,股价在下跌过程中,反弹到某条均线附近时遇到阻力再次下跌,该均线就是阻力位。
投资者可以依据这些支撑和阻力位来制定投资策略,比如在支撑位附近买入,在阻力位附近卖出 。
此外,均线还能帮助投资者判断市场的强弱。
当股价在多条均线上方运行,且均线呈现多头排列(短期均线在上方,长期均线在下方,依次排列),表明市场处于强势状态;
反之,当股价在多条均线下方运行,且均线呈现空头排列(长期均线在上方,短期均线在下方,依次排列),则说明市场处于弱势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