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儿臣与您有相似的出身,您是最能理解儿臣的心情的,来世再见!”
说罢这话,二皇子转身朝着大军道:
“众将士都给我上!”
最后一个“上”字,语气很重,尾音也拖得很长,但那些破城一路冲过来的大军,竟全体原地不动,没人听他的号令去冲破宫门。
那二皇子见状,便从怀中取出那个让笑莹从大皇子处骗来的虎符高举了大声地道:
“众将士,虎符在我手里,还不快快去将宫门冲破!”
结果,浩浩荡荡的大军鸦雀无声,依然没人往前冲锋。
“怎么回事?你们是造反了不成?”
这时,宫墙上传来一阵笑声,那二皇子回过头看去时,他的父皇,大域朝的皇上也正回望着他,道:
“老二此番,你败就败在两件事上:一是太过急功近利,二是对虎符的功用一无所知。
怪也只能怪你常年蜗居家中不愿出门多见世面,以至于一些很常见的事情都看不清道不明。”
二皇子听了这话,蹙眉道:
“陛下莫不是药效未过,脑子还未清醒过来吧?如今这局面,您莫非还以为您那五千禁卫能扛得住我这十万大军不成?”
这时,皇上也懒得再与他口舌相争下去了,于是道:
“你哪来的十万大军?”
叫阵至此,旁人已经恍然大悟:那十万大军是大皇子带进来的,而大皇子站在皇上这边,之前那一出,不过是两人借这十万大军之手为二皇子搭建的戏台让他尽情表演罢了!
只是直到此刻,不知是不愿承认还是压根就没看出真实局势的二皇子仰面又笑道:
“待到城破还魂日,儿臣再与你详谈究竟是谁脑子糊涂了!”
说着,他再次举起虎符命令大军攻打宫门,但身后那大军依旧巍然静默,没有人动身。
这时,一直都保持着沉默的大皇子转身面向他,道:
“皇弟,你我兄弟一场,我不忍亲手拿住你,你还是自己伏诛吧。”
二皇子看向大皇子先是一愣,继而表情扭曲了起来:
“怎么会这样?你不是被笑莹操控意识了吗?”
这时,头顶上传来一阵笑莹的呼喊声:
“二皇子殿下,快走!”
他抬头一看,这才发现笑也站在城墙上,身上已被五花大绑,身旁还有两位护卫在押着她。
直到此时,他才反应过来,自己养精蓄锐多年,终究还是失败了。
就在众人以为二皇子要么直接被擒,要么就地服软时,一旁突然飞出一道黑色的人影,以极快的速度飞到二皇子身边,然后带着他纵身一跃便一溜烟消失在黑色的夜幕里了,等他身旁的大皇子反应过来挥刀看过去时,两人早就没了踪影。
众人皆在错愕之中,反乱的源头就这样在众目睽睽之下被带走了。
大皇子刚要带着人追过去,皇上立刻叫住了他,道:
“我儿莫追!常言道穷寇莫追,你们这般追过去,以方才那人的身手,你打不过的。”
大皇子便停下了脚步,道:
“父皇恕罪,儿臣被那乱臣贼子施术蛊惑,竟独自回到都城,还差点丢失了虎符,幸而老五夫妇及时出手为我破了此术,否则,儿臣今夜恐怕就将酿成大错。这虎符放在儿臣处,儿臣已不放心,儿臣愿交出虎符,愿父皇成全并收回此符!”
皇上看着下方的大儿子,眼神已不再如方才那般的冷淡,道:
“此事错不在你,怪只能怪他自己动了不该有的心思。
冉众子之中就属你最为骁勇,虎符你且收着,还是放在你处吧。边关此时已经告急,这十万大军就交由你调度,今夜你且将大军调出城外,休整一番后,即可出发援边去吧。”
大皇子听罢,回道:
“谢父皇不怪罪之恩!”
说罢,便起身从怀中掏出真正的虎符,一番调度之后,便带领着那大军徐徐撤走了。
大军调转方向后,皇上转向一旁的皇后,道:
“快,我们先回去看看太子情况如何了。”
直到此时,众人才想起太子也中毒倒下不知生死,于是又赶回方才的宴客厅查勘太子情况。
一进门,便看到太子已经苏醒过来,宫女丫鬟们正围着太子端茶递水伺候着。
看到皇上带着众人回来了,太子连忙起身要见过陛下,却在他站起来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