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行为心理学上有一种普遍的现象:如果你发现一个人做了九十九件坏事, 那么剩下的最后一项无人认领的坏事,即使毫无根据,你也会下意识认为就是他做的。
此时此时, 在初南将从田宛妍那里听到的事大概讲了一遍后,所有人心里已经将宋智言的死和王孝联系在了一起。
就连对整件事最不了解的许小雅也想到:“那绝对是王孝能干出来的事!诶, 你们别这么看我, 我知道我该走了, 不过现在有个事我得先跟你们说:在给我讲‘□□和天才’的故事时, 王孝还提到了大老板是通过身边的某个人才认识‘天才’的。如果大老板就是你们刚刚说的那个吴什么,那你们完全可以查一下,看他身边有没有谁跟那个‘天才’是认识的……”
“何映渺。”不等许小雅说完, 纪延已脱口而出。
那是他今晚才从郝美人那收到的信息:“王孝是何映渺大学时期的同校学弟, 她念大四时, 王孝念大一。按这个时间推算,何映渺写研究生论文时,王孝念到大四——馀先生,宋智言转学后去念的是哪所学校?是闽东大学吗?”
闽东大学正是王孝的学校,何映渺本科时候的院校。
馀申:“没错。”
“那就是了。宋智言迫于心理压力想换个环境也好,吴有为那边想让他离开原学校也好,总之宋智言在事发后,从闽大转到了闽东大,认识了王孝。”
“如果真是这样,”初南接着他的话开口, “那么宋智言的死,很可能就是王孝那场漫长实验的开端。他的第一个受害者不是粒粒, 甚至也不是那个被割肾的倒霉男人,而是大学时候就开始接触的宋智言。”
说到这, 她又想起了田宛妍曾经对自己说的话:要不是有宋学长珠玉在前,王主任能看得上那什么都不是的李小粒?
是啊,要不是有宋学长在前——但宋学长可不是什么“珠玉”,李小粒更不是珠玉背后的瓦砾,只不过在王孝看到粒粒时,就如同看到了当年的宋智言,内向丶自卑丶畏缩丶抑郁,他看到了新的对象——实验对象。
这毫无人性的人渣!初南十分确定,王孝很可能就是传说中的“反社会人格”。即使不是这玩意儿,也一定有类似的心理病。
这厢她如此联想着,另一厢,纪延已经开始分派起任务:“现在我需要大家齐心协力,在最短的时间里将王孝所有的笔记全翻看一遍,看有没有提到宋智言丶李小粒丶张子冲等人的相关实验记录——爸,馀先生,你们两位是打算先回去等消息还是……”
“跟你们一起,”纪刚一摆手,半点领导架子都没有,只带着馀申,双双往沙发上一坐, “时间紧急,大家齐心协力,早一分钟找到证据,说不定就能救下更多条性命。”
“行,那你们一人挑一个笔记本,跟大家一块找线索,”纪延果断指向案桌上的那十几本厚实笔记,“还有许小雅,先别走了,在场就你对王孝最熟悉,你留着跟大家一起找资料——老蔡,把外头兄弟都先叫进来,半小时,一定要把资料全部查清楚!”
至于电脑上的资料,技侦那边和卷毛儿已经筛查过一遍了,确定电脑上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记录。
现在只能寄希望于日记本里的内容了。
任务被安排得明明白白,现场所有人,人手一份王孝的日记本,随便找个位置,或站着或蹲着,开始查检起里头的内容。
半小时不到——
“看完了,这本没有。”
“看完了,这本记的是外出学习的笔记。”
“看完了,没提到精神类实验。”
“看完了,没提到出事的任何一个人。”
……
情况不乐观,尽管大家概率极高,众志成城,可半小时过去了,竟没有任何一个日记本里有相关线索被发现。
“我突然想到一件事,”就在众人失望时,翻完了手头笔记本的初南突然开口,她看着纪延:“记不记得之前在查跟王孝一起吃晚饭的女人是谁时,技侦发过来一则监控视频?我有个隐约的印象:当时那何映渺,手上是不是还提着个黑色公文包?”
纪延眼皮子一跳:“你怀疑资料全被她带走了?”
“对,不然他们怎么舍得让王孝去死?掌握着那么多秘密丶拥有精神药技术的王孝,在临死前,难道不应该交他的犯罪密码吗?”
毕竟神秘组织还要继续给他们的“刀”发福利,陈英超说,每个月都发,跟着工资一块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