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也在向这边观望,两个人的目光闪电般交织在一起,顿时间都是愣了一下。
黛玉放下车帘暗自腹诽,心想真倒霉一出门就碰到不知哪里来的野男人!可是转念一想对方也并未得罪自己,凭什么就要因为赶路被堵而被自己骂呢?看来自己身体素质不行还是有原因的呀!遂改了这个背后论人是非的坏毛病,即便是起心动念的念头都没有了。
马车终于起动了,黛玉忍不住悄悄将车帘拉开一条缝朝刚才那个骑马少年的方向瞧了瞧,那个少年郎早就不见了踪影。她莫名有些惆怅,总觉得对方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可是又怎么都想不起来了。
一路风尘仆仆的赶到位于京城郊区的观音院时已经是傍晚了,晚霞满天,暮色苍茫中的观音院显得庄严肃穆,钟声响起黛玉的心也就此安定下来了。
主持师太含笑说道:“你们的来意我已知晓,我们会尽力帮助你的。只是我有言在先,此处乃佛门净地,你们进来了就得恪守佛门的清规戒律,不得逾矩。”
黛玉与紫鹃雪雁连连点头并再三保证绝对不会给诸位师太添麻烦,住持这才将她们安顿下来。
就在跟随师太去用斋之时,很意外的黛玉看到了白天所见到的那个少年。他也在观音院中用斋,隔的这么近黛玉不禁好奇地打量起他来了。
少年虽然衣着朴素但是衣服的料子却是相当的好,在贾府里面呆久了黛玉一眼便识别出来了,看样子对方家里也是个有头有脸的。想到这京城里面就没有一家是好相与的,黛玉便没好气地在一边坐下慢条斯理地用起了斋饭。
粗茶淡饭对于黛玉而言早就是家常便饭了,于她而言有胃口吃得下就行。她不挑食的表现让主持师太非常满意,也即刻引起了对面那个少年的注意。
黛玉想到为人处世最好还是始终秉持不肯多说一句话不要多行一步路的理念,这样至少不会犯错。佛家讲究食不言寝不语,黛玉都一一照做,一心一意只要做到闭嘴就行。
就在黛玉专心致志地用斋之时,那个少年忽然间发言了:“请问小姐是哪个府上的?能否告知在下芳名?”
黛玉一听正待发作又不敢,只是不满地瞟了一眼那个少年给他个眼神让他自己去体会,不紧不慢的照旧扒拉着自己的素菜米饭。
主持师太见此情景少不得出面做介绍道:“启禀十一皇子,此乃荣国府上的林黛玉林小姐是也,正是贾老夫人的亲外孙女呢!”
那个被称作十一皇子的少年便不吱声了,用过斋饭回到禅房黛玉便迫不及待地问起了那个十一皇子的来历。
师太微笑着说道:“小姐必定是在疑惑为什么我们观音院还允许男子出入对不对?说来也是很神奇了,据说这位十一皇子自打生下来就喜欢抱着佛珠玩,看到寺院庙宇就要硬闯。小时候还口口声声说什么要剃了头发出家做和尚去,直把皇上和他母妃给吓得不行,只得多多捐赠香火钱以全十一皇子的拳拳敬佛之心。只是他母妃终究只是个女子又在深宫之中不得随意外出,无奈之下只得让他常来我们观音院走动走动,希望借此机会断了他出家做和尚的想头。”
黛玉觉得好笑,堂堂偌大一个皇家居然生出了这样一个异类,看样子也是他们气数已尽了。想想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她居然还有几分幸灾乐祸。佛家注重因果报应,想来这个十一皇子天赋异禀与众不同,他必定还是早早的就感应到了什么,所以才吵着要出家做和尚的吧?
一想到贾府的江河日下,黛玉又是闷闷不乐起来了。自己孤身一个弱女子该如何来拯救外祖母好不容易打下来的基业呢?还有这么一大家子人要吃要喝要生活,为什么仅仅因为男人无能就要连累无辜的女人受苦遭罪呢?
看来男子绝非女子终身的依靠,黛玉又想到宝二奶奶凡事都得亲力亲为,十分庆幸自己尚未婚配。从此之后便一门心思晨昏定省念经拜佛,以她的智慧与定力,进步迅速甚至于还受到了众人的夸奖。
黛玉这才真正意识到少说话多做事的好处,在庵堂里修行还得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各种劳动技能可是必须的。这对于三个圈养在大观园里的娇贵女儿来说还是有不小的困难和挑战的。
这天黛玉得去菜园子里挑水浇菜,她忙活了一下午才只干了那么一点点,真真是愁死她了。虽然她已经尽力了,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自己的体力总是很难达到正常人的标准。看来受限于这个躯体的先天条件限制,自己的武艺也就只能勉强强身健体了。
这下子黛玉傻眼了,但是无论如何也得干下去。就在她咬牙坚持时,一只修长的手接过水瓢替她继续浇了起来。
黛玉扭头一看居然是十一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