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不到王妃您还真是宅心仁厚之人啊!一个女子不爱花花草草不慕奢华,却偏爱文房四宝,下官真是佩服,佩服啊!”
探春矜持一笑好奇地问道:“国师大人过奖了,您是如何看出本宫乃宅心仁厚之人的呢?”
陈泽平指着墙上所张贴的一幅落款有探春字样的书法作品比划着说道:
“这幅隶书苍劲有力,笔锋内敛而含蓄,女人书写着实不易。王妃您不写女子通常修习的簪花小楷,却要用浓墨重彩书写古人的隶书,足见您的胸怀气度颇有几分男子汉的豪气呢!”
宝玉点头含笑说道:“还真让国师大人您言中了,我这个三妹妹素有想法,不爱寻常女子喜欢的胭脂水粉,却每每缠着我从外头给她带一些百姓家里常用的小物件。老实说就连父亲母亲都时常批评我说我不如这个妹妹有担待呢!”
探春听了众人的夸奖也是羞涩一笑,最后感慨万千道:
“那时候年纪小足不出户的,也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天有多高海有多大,与人置了不少气。
如今在外面兜了这么大一个圈子回来,回首往事才真正体会到了平平淡淡才是真的道理。相逢一笑泯恩仇,当时只道是平常。”
席间探春见湘云与温如春的感情好的不得了,便莞尔一笑打趣他们两口子道:
“本宫还清楚的记得有一年云妹妹与二哥哥跟凤姐姐弄了一块鹿肉,两个人居然偷偷跑到芦雪庵里烤鹿肉开小灶去了,还瞒着我们几个。云妹妹你可还记得?
你那时还振振有词地说什么是真名士自风流,今儿个终于如愿以偿嫁给风流名士了。怎么样?今天晚上作诗你们两口子可是逃不过了,本宫可要好好考一考你们。”
探春幽默风趣的言语让众人哈哈大笑,湘云一脸红霞不服气地回敬道:
“作诗就作诗,我才不怕呢!我还想看看王妃您是不是吃了这些年的外国饭早就把家里的味道给忘记了?你也必须参加作诗,我们再来比一比,哼!”
李纨感叹道:“我记得有一年春天我们一起开诗社赏花,忽然间不知从何处飞来了两个凤凰风筝。后来那两个凤凰风筝纠缠在一起飞走了,如今回想起来倒是应在你身上了。”
探春垂头一回忆,也想起来的确是有过这么一回事儿。她微笑着附和道:
“可不是嘛!看来无形之中都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了。我还记得林姐姐也放了一个风筝,当时她的丫鬟紫鹃还拿了一把剪子让林姐姐剪了线把风筝放飞了,说是要让风筝带走林姐姐的病根……”
宝钗赶紧接话道:“那个风筝可不是把我们皇后娘娘的病根给带走了?说起来娘娘您可真得好好感谢感谢您的紫鹃雪雁呢!”
黛玉含笑点头说道:“应该的,我已经给她们两个人都看好了不错的人,明儿个就把她们的好事儿给同时办了。”
夜晚临近时湖面上都亮起了彩灯,陈泽平这次一改以往贾府大扎龙灯孔雀灯凤凰灯的铺张浪费习俗,而是全都改成了小小一盏清新淡雅的荷花灯和迷你小彩灯。
只是全是这些个小玩意终究还是显得有些寒酸小气了,陈泽平便巧妙利用了镜子的反光作用。再将花花绿绿闪闪发光的锡箔彩纸通过镜子的反射发散到各个方向,五光十色美不胜收,造出了炫彩的效果,直看得人们眼花缭乱。
黛玉想起孩子们爱玩的风车微风一吹就会转个不停,探春最是喜欢,便让人制作了各种颜色的纸风车挂满了树梢。晚风一吹千百个小风车“刷啦啦”地一齐转动起来,直看得探春是爱不释手了。
宝玉特意嘱咐宝钗去订做了一批悦耳动听的漂亮风铃,挂满了秋爽斋的各个角落。夜晚探春就是听着温柔的风铃声入睡的,一连几天众人都围在探春身边,让她尽情感受到了祖国和家人的温暖。
只是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分别的日子很快就到来了。临别之际黛玉将自己写的一首小诗送给探春,探春低头一看,见绯色的信笺上写的是“一去红楼连绿浪,探花犹得三春晖。巾帼未必击长剑,素手挥毫见功勋。”
小诗是满满的对于探春和亲功劳的肯定,这让探春的心暖暖的。只要家人们能够体谅她远在异国他乡的难处,这份苦受得也值了。
探春一把抱住黛玉痛哭了一场,这才与家人们依依惜别。有了祖国对于自己功劳的肯定,她越发坚定了未来前行的方向。
探春又走了,此次一别就不知道今生今世是否还会有机会相聚了。刚刚送别三妹妹,宝玉无限惆怅的独自一人在大观园里面徘徊起来了。
古人词云“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此时此刻用这首词的意境来形容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