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红楼:文曲下凡,开局李元霸之力 > 第51章 传千年而不衰

第51章 传千年而不衰

永宁一惊:“这么说来,八王兄已危在旦夕?”

老人细细瞧着她说:“怎么,不忍见你八哥遭难?”

永宁连说:“血脉至亲,自然不忍见。更何况我小时候,八哥很疼我。”

老人心想那不过是因为父皇当时最宠爱你的母妃啊,傻女儿。

老八利益熏心,若他是好孩子,岂能刻意营造贤王的美称?岂能与兄弟们明争暗斗?

父皇给他他就要,不给他他也不能抢,这才是好孩子应有的表现。就算他当不了储君,难道做父亲的还会害他将来保不住小命?

说到底他仍是为了权势,不顾念血脉亲情。

心中如是想着,老人却并不想破坏女儿的单纯心性,笑说:“别说是你,做父皇的也不愿见到自己儿子遭难,除非他犯下不孝之罪。你且放心,你皇兄虽对贾璟瑜有恩,但却比不上父皇对其恩重如山。再说将来璟瑜也要称我一声父皇的,我交待他的话,他能不听?”

永宁心中一定,笑说:“父皇说的是,璟瑜言语之间,十分敬重父皇,必定事事听从父皇的指示。所以父皇更要保重龙体,护佑我们都平平安安的。”

老人笑着摇摇头,又说:“但父皇终有一日会驾鹤西去,护不了你们一辈子。父皇再劝一劝你的皇兄,看他能不能宽和一些,对你们这些弟弟妹妹大度一些。”

当下,老人吩咐心腹老太监去召正和帝前来觐见。

等到正和帝快要到来时,永宁看了看腕表,算了一下皇兄差不多快到了,连说:“父皇,您与皇兄谈论国事,女儿不便旁听,女儿先回后宫。”

老人点头一笑:“去吧,晚膳时你再过来陪父皇一起用膳,父皇还要听你说说京营商城的事。”

永宁应了一声,弯膝福了一礼,取了披风系在肩上,在太监和宫女的护持下,一路穿过皇极殿、宁寿宫、又从宁寿宫花园一路北上,直达最里侧的景福宫。

正和帝来到暖室内,躬身作揖行礼:“儿臣参见父皇。”

老人一笑:“皇儿免礼。”

正和帝心中微微一暖,他极少见父皇如此亲切的称呼他,也极少见父皇如此慈蔼的微笑。

当下诚恳问候道:“近来天气寒冷,父皇身体还好吗?”

老人点点头:“还凑合,倒是皇儿你,头发都白了不少,你肩上的胆子也不小,须得保重身体,那些琐碎事,能放手交给臣子做的,就尽量放手,不要学诸葛亮,事事都亲力亲为。”

正和帝闻言精神一振,随后苦笑一声:“父皇,朝中百官并非一心,时时互相掣肘,儿臣想放手又谈何容易?”

老人轻轻一笑,风轻云淡的说:“有人的地方就有矛盾和斗争,百官在任何时候都不大可能同心同德。天子也必须让百官有竞争,甚至有斗争,才好掌控局势。百官若真的一心,看你这个皇帝顺眼,就听你话,看你不顺眼,你就被彻底架空了,若他们心思再坏一些,甚至可以效仿董卓行废立之举,到时你待如何?”

正和帝躬身说:“父皇金玉良言,儿臣受教了。”

他此时真有些感动的厉害,心想父皇竟然开始传授我帝王之道了?

老人又说:“所以斗争在任何时候都会有的,你要超脱一些,不要对所有政敌都赶尽杀绝,因为你永远也杀不完。杀人虽可以立威,但也会招致更多的反抗者,其实得不偿失。再说该杀的人,父皇已经杀的差不多了,父皇为周家立下的威望已经足够厚重,足以慑服天下人心,你可适当施行仁道,父皇施威你施恩,依此收拢更多的人心,尤其是文人之心。”

正和帝有些不解:“文人,不都是皇家最大的敌人吗?我们一方面要倚重他们治理天下,另一方面又要防备他们插手军权,导致军队丧失战斗力,另外还要防止他们吞并土地导致国库空虚甚至民不聊生。否则内乱一起,皇朝就要走下坡路,若外族再插一手,则国将不国,重蹈明末覆辙。”

老人笑说:“文人是我们最大的敌人?我看未必。你说的是明朝的文人吧?朱元璋放牛娃出身,没有正儿八经念过书,又因为幼时穷怕了,所以痛恨贪官污吏,对文官们苛刻的厉害,稍稍贪一点银子,就要剥人家的皮。另外他不相信任何人,只相信他儿子,诸子都封王,还分了封地,领了兵权,镇守四方。这还不算,还要再设立锦衣卫监察百官,明摆着告诉所有臣子:我不信任你们。”

“当皇帝的没有一点气度胸襟,明朝的文臣,又怎肯誓死效忠?及至崇祯帝时,他在位17年,换了50位内阁大臣,17位刑部尚书,兵部尚书处死2人,自杀1人,总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