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他俩已走出了院落,院外人不多,天色也越发昏沉,贾墨掀起自己的披风,顺手连披风一起搭在晴雯的肩头。
晴雯心中暖烘烘的,嘴上却说:“当心别让人看见了,四爷不怕别人笑话你太宠溺丫鬟吗?你是侯爷,是手握四十万大军的大都督,在别人眼里,肯定是既严肃又威风的。”
贾墨不在意的说:“笑就笑吧,总好过我的小雯雯受了风寒。”
晴雯嘤咛了一声,半倚着他的肩头,似乎失去了力量一般。
来到贾母厅房里,贾墨一眼瞧见了林黛玉、史湘云和四春,以及王熙凤。当然…..还有贾老太太和一众丫鬟们。
贾老太太一改往日的慈眉善目,一见贾墨就冷冷清清的说:“你可算回来了?”
“今儿事情太多,要交接官印和虎符,还要安排人处理杂役士兵的事,故而迟迟不得回府……”贾墨说着,陪了一个笑:“老太太似乎脸色不太好看,谁惹您生气了?真是胆大包天,孙儿绝饶不了他。”
贾老太太从椅子上站起来,跟鸳鸯说:“取我拐杖来。”鸳鸯连忙扶着她胳膊,陪着笑脸:“老太太,我就是您的拐杖。”
贾老太太哼了一声,扭头跟秦可卿说:“鸳鸯不听话,可卿,你去取。”
秦可卿瞧一眼贾墨,略作迟疑,终究还是取了拐杖来。老太太杵着拐杖,也不要鸳鸯扶她,走到贾墨跟前说:“不孝子孙,还不跪下领受拐杖?你父母出了家,当真就以为没人管得了你?你如今都敢抗旨不遵了,你想过家里人吗?你若被治一个大不敬的罪名,这一大家子人怎么办?”
鸳鸯连忙拿了一个团垫放在贾墨面前,冲他使了使眼色。
贾墨往团垫上一跪,回话说:“老太太息怒,其实孙儿深知太上皇陛下是念旧情的人,看在丹书铁券的份上,肯定不会治孙儿死罪,这才直言不能接旨。”
老太太本已高高举起拐杖,待要往下落时,却又下不了手,最后往地上一杵,叹道:“你待玉儿好我知道,玉儿是我心头肉且不说,心性也是极其大度的,值得你这般待她。可是你想过没有,如果你有个四长两短,你叫她怎么活?就算只有公主做你的正妻,她自会住在公主府,玉儿住在荣府和当家少奶奶有什么区别?一个名份,就值得你冒生命危险抗旨?”
贾墨瞧向林黛玉,只见她眼圈儿也有些红红的,两人目光碰触时,她轻轻的摇了摇头,随后又浅浅的笑了,恰好露出一个极小的酒窝。
贾墨瞧的心头一暖,心想玉儿至情至性,只待我一个人好,而我却有那么多女人,本来就对她很不公平,若是连她的正妻位置都保不住,怎么对得起她?
想到这里,他收回目光,对老太太说:“当时事发突然,孙儿没想那么多,只想着绝不能辜负玉儿,也不能让老太太食言毁约,否则姑丈来京之后,老太太如何同姑丈交代?”
老太太哼了一声不说话,但是脸色已经不那么冷峻了。黛玉心知老太太气已经消了,只是需要一个台阶下,连忙走过去说:“老太太,表哥如今已封侯了,外祖父在天之灵也会同感欣喜,老太太瞧在表哥为外祖父争光的份上,就饶他一次吧。”
王熙凤也走过来说:“林妹妹说的是,既然四弟已经知错了,老太太就饶他一次吧。他当时在殿上肯定也受了惊吓,事后又忙个不停,回了家里,总该让他定定心。”
老太太一听王熙凤这样说,觉得很有道理,连说:“你今儿也受了惊吓,祖母确实不该再吓你,只是你下次遇上事情切切记住要深思熟虑,尤其是在天子面前,更要谨言慎行,宁愿多沉默一会儿,也不可冒失开口,君无戏言,在君王面前,臣子也无戏言啊。”
贾墨连说:“是,孙儿谨记教诲。”
老太太一瞅晴雯,笑说:“晴雯,还不扶你家四爷起来?傻乎乎的。”
晴雯笑着应了声是,扶贾墨站了起来。
老太太说:“今儿虽然是单日,不该留你吃饭,可湘云将来也是你的人,也不用过多忌讳了。你就留这儿用膳吧。”
贾墨笑应了一声,找了把太师椅坐下,随后瞅了湘云一眼,只见湘云竟然十分大方的走了过来,一边轻轻帮他捏着肩膀,一边笑说:“今儿四叔来见老太太了,说要找老太太说说情,让四哥哥帮着弄个实权。”
老太太笑说:“你四叔带兵打仗十分厉害,他的爵位是立功得来的,你想想立功封侯有多难?要不是你四婶说话不中听,影响了你四叔在外面的人情关系,你四叔未必会闲在家里。倘若哪天真的遇到大战事,其实不用你说,朝廷也会启用你四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