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尚书笑说:“请教不敢当,不过昨天散朝之后,我们礼部确实将兼桃的制度仔细拟定了一番,并呈达天子审批。侯爷若有疑问,下官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贾墨笑说:“部堂大人德高望重,又是太上皇陛下的心腹爱臣,太上皇又是我未来的岳丈.……..部堂大人何以同我见外?一口一个下官,折煞晚辈了。”
老尚书略略沉吟片刻,笑说:“既如此,老夫就不跟侯爷见外了。”
贾墨这才问他:“关于兼桃,如果我将来成了婚,公主所出尽是女儿,林姑娘又只有一个嫡子,其他皆是女儿,唯一的嫡子也要过继到林家吗?若不过继,岂不违反了兼桃制度?”
老尚书笑说:“原来侯爷并不知道兼桃的具体含义。兼桃二字,兼是兼任的意思,桃是宗庙的意思,其实以往的兼桃,只兼本家的宗庙香火。
上次刘御史拿侯爷兄长举例子,老夫仍拿他举例子。例如十多年后,贾琏仍无男嗣,而侯爷只有公主和林姑娘两个正妻,则可以娶第四个,所生嫡子继承贾琏的香火,但是这并不是说,让你们父子脱离关系,让侯爷的孩子称呼贾琏为父亲,称呼侯爷为叔父。而是说,让他不脱离原生家庭的情形下,兼着伯父家的香火传承,比如贾琏将来过世,膝下没有儿子守孝服丧,则由侯爷第四妻所生的孩子为其守孝,将来清明扫墓,年关祭祖,都由他一肩承担,等他将来有了孩子,也要供奉贾琏的牌位,让贾琏不至于断了香火供奉。
如此说来,侯爷明白了吗?”
贾墨点头说:“原来如此,兼桃原本只兼本家宗庙,同宗血脉,用不着孩子改姓或者脱离原生家庭。但是太上皇为了我不被砍头,听从刘御史的建议,扩大了兼桃的范围,让只有独生女的那一部分人也得以享受兼桃制度的好处。而刘御史的建议又不触及旁人的利益,相反还对他们有好处,再加上太上皇的崇高威望,所以没人当堂反对,我也可以合情合理的接下圣旨,保住性命。”
老尚书笑说:“侯爷果然聪慧,懂得举一反四。所以侯爷无需忧虑,若真的天不作美,侯爷只有林故娘所出一个嫡子,那么自然由他承袭侯爷的衣钵和爵位。同时兼着林探花家里的香火,林探花百年之后,也由他守孝服丧,等他将来多生几个子嗣,再过继一个姓林,这些,我们都已归纳到兼桃法制里了,只等陛下审批通过,就会发布公文,昭告各州县。
老夫再说一条与侯爷息息相关的规矩,例如侯爷娶了公主和林姑娘之后,有两位正妻,且公主并非独生女,从公主这边论,不符合再娶的条件,但若十多年之后,贾琏无论男孩女孩一无所出,侯爷还可以再娶一房正妻,当然也可令家中其他儿子兼着贾琏的香火,无论嫡子还是庶子,都是合法的,因为他们都有贾家血脉,反过来说,若由侯爷的其他庶子继承林家的香火,则不合法,因为他们并非林姑娘的血脉。这些,也都已归纳在兼桃法制里,用来保护一些人,也用来限制一些人。”
贾墨笑说:“多谢部堂大人释疑,如此以来我再无疑问。林姑娘所出嫡子,若只有一个,只要我仍有其他孩子,也不怕改姓林,反正一样可以养在家里,等我林岳丈百年之后,他再去林府继承香火也不迟。”
身为现代人,他并不是特别在意孩子姓什么,只要他仍有其他孩子能继承家业,就不会坐视林家断绝香火。而且在他心中根本没有嫡庶之别,嫡子也好,庶子也罢,哪怕是女儿,他也会尽可能的一视同仁。
这时老尚书又说:“是的,只要林探花身体仍康健,侯爷就不必急着给林姑娘的嫡子改姓,将来林姑娘若有第二个第四个嫡子,从中择一个也就是了,嫡长子嘛,尽量还是留在荣府承袭爵位,如果侯爷的孩子都一样优秀,彼此差距并不大,嫡长子承袭爵位可以避免别的孩子心有不服,以至于兄弟相争。这也是历代皇家为何立嫡长而不立庶或幼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