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墨说:“老大人何必着急?晚辈已领受圣旨,婚事已成定局,婚事绝不会再变。还是等林御史回京之后再办吧,毕竟我与林姑娘定婚约在前,成婚在同一日也就罢了,定婚其实应当放在公主之前,否则也算是违反兼桃制度了吧?”
老尚书心中一凛,说:“侯爷说的不错,毕竟公主并非独生女,先定婚公主,再定婚林姑娘,确实有违反兼桃制度的嫌疑,是老夫一时失察,险些陷侯爷以不义之地,请侯爷恕罪。”
贾墨笑说:“老大人无需自责,大人事事为我着想,我感激不尽。”
老尚书心中稍觉宽慰,又说:“定婚若推迟,侯爷需尽早进宫谢恩。谢恩就不需要挑日子了,或今日,或明日后日,皆可。”
贾墨笑说:“劳大人费心了,两位大人在府上留用午膳之后,我随两位大人一同前往皇城那边,老大人去办公,我自去谢恩。”
此时皇宫之外,皇城之内,住的大多是亲王、郡王、公主、郡主,亦或是其他宗室的府邸,例如镇国将军府,辅国将军府.….当然也有一部分公主府不在皇城内,就像贾墨这种情况,刚好宁府空出来了,而且宁荣街也是位于内城很核心的地段,离皇城并不远,所以公主府直接由宁府改建。
另外西苑、社稷坛和太庙也都在皇城之内,皇室宗亲在皇城内活动也比较方便。
皇城之外,紧靠着大焱门的那一片(天安门,明朝时初称承天门,后改称大明门),是六部办公衙门,当然皇宫内也有六部大臣值班的衙门,无需赘言。
而内城之南,另有外城,在明朝中期,朝廷原打算四面八方都修建外城的,只是当时财力不够,所以只修了南面的外城,一直沿用至今。贾墨有了水泥之后,也想过将东西北四个方向的外城也修建起来,西面的外城,可以直接毗邻他的京营商城,到时京营商城生意就更火爆了。再说水泥若配合钢筋和沙石使用,可构筑一道高耸的城墙,哪怕十万铁骑兵临城下,也拿它没办法。
这时老尚书笑说:“侯爷诸事繁忙,礼部杂事也多,今日就不多叨扰了,来日侯爷定亲时,我们再来讨一杯喜酒喝。”
贾墨从皮包里拿出纸笔,一边写一边说:“两位老大人为了我的事忙前忙后,若回赠两位大人银票,未免过于俗气,我写两张五千两的纸券,两位大人可赐给家中晚辈,在京营商城购买同等价值的货物及。”
他写完之后,又盖了他的私印,递送两位同僚。京营商城的货物何等贵重?买了货物之后,转手一卖还可以赚少许跑路费。因而这五千两纸券比五千两银票还值钱,礼部尚书坚持不受,卢监正在一旁劝说:“侯爷所赠,若是执意不受,侯爷脸上挂不住。”
礼部尚书这才接过来,随后道谢、告辞,贾墨一路送到荣府大门口,复又折返荣禧堂。
老太太见他去而复返,笑说:“墨儿,你今儿应对的非常得体,不慌不忙不骄不躁,老尚书出言有误,也被你及时发觉了,颇为不易。更难得的是你今儿跟宝玉说的那番话,足见你的心胸之大气,祖母听了感动的厉害。”
贾墨笑说:“祖母别夸孙儿了,其实孙儿也很容易骄傲,您一夸,说不定我又犯糊涂了。”
老太太笑眯眯的横了他一眼:“偶尔犯犯糊涂没什么,可不准再抗旨了。”
却在这时,亲兵来报:“侯爷,英国府二公子来访。”
老太太笑说:“你去见客吧,我们自回后院,不耽误你了。”
梦坡斋书房。
贾墨对沈靖南笑说:“今儿怎么光明正大来我府上?陛下的计谋不打算施行了吗?”
沈靖南白他一眼:“还施行什么计划?你将来是陛下的妹婿,也是八王爷的妹婿,陛下还能让你手刃自己的亲舅?”
贾墨微微沉吟片刻,问他:“这是你的想法,还是陛下的想法?”
沈靖南有些讶异的瞧着他,“我自己的想法,怎么...有什么不妥吗?”
贾墨缓缓摇摇头:“也没什么不妥,无论陛下怎么想,在外人看来,你掌管专利司,又与我有香皂生意往来,偶尔来我府上也不足为奇,只是不太好在书房密谈,对了,我用书房招待你,你不觉得委屈吧?”
沈靖南没好气说:“侯爷说在哪儿就在哪儿,下官有什么话说?”
贾墨捶了他肩头一下,笑说:“怎么这么大的脾气?我拿你当自己人才用书房招待你。”
沈靖南哼了一声:“你和我妹妹的事,你如何跟我交代?”
贾墨略略沉吟片刻,哎了一声:“当初你我第二次见面的时候,我并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