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心殿。
“臣特来叩谢陛下隆恩,愿吾皇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林爱卿免礼。”
林如海起身之后,垂立在侧,眼观鼻鼻观心。
正和帝露出一个笑来,开门见山说:“林爱卿,你在扬州任职多年,也算是熟知民情的地方官,同时也是替朕监察地方文武官员的耳目,有风闻奏事的职权和责任,朕心中有疑问,你可否为朕解惑?”
林如海连忙作揖说:“臣职责所在,必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请陛下下问。”
正和帝笑说:“你觉得朕的新政,是否利国利民?”
林如海微微沉吟片刻,心想璟瑜说的果然不错,陛下急需别人认同自己,很可能问我新政的事,璟瑜让我不要轻易表露态度,可是我并非他那样的武将,身为督察院御史,原本就是陛下的耳目口,怎能闭口不言呢?欺君更是万万不能的。
当下他立刻回话:“陛下,新政自然是极好的,只是推行起来难度很……”
正和帝连忙打断他:“好,既然你赞成朕的新政,朕必定重用于你,来日自见分晓,今日你先回府歇着吧,朕准你四天假,好好将养一下,再去督察院报道。”
“谢陛下体恤,臣告-退。”
林如海心中苦笑一声,一边缓缓后退,一边暗道:陛下这把年纪,怎么心性却如同小孩子?竟然和臣子耍这种小机灵,他要委派我什么任务,只需一道口谕即可,何需如此这般不让我把话说完,直接断章取义?
恭敬的后退几步之后,林如海这才转身离去。
他前脚刚走,戴权后脚踏了进来。
正和帝问他:“林御史带的什么谢礼?”
戴权笑说:“回陛下,除了几件金玉珍玩之外,其他的都是江南地方上的特产,还有几件西洋人造的新奇物件,外加一个可以定时的闹钟,他觐见陛下之前,跟老奴解说过了,闹钟可以预定时间,时间到了就会发出铃声。”
正和帝心中有些失望林如海领肥差多年,升官谢恩,竟然没进献几十万银票意思一下……口中却嗯了一声,笑说:
“林爱卿倒是有心了,你把闹钟拿去送给皇后……算了,朕还是亲自送吧,你再帮朕挑几件新奇些的,和闹钟一起备好。”
“是,老奴告退。”
林如海跟着领路的夏太监踏出养心殿,试问道:“可否劳烦夏公公带个路?我还想去给太上皇陛下谢个嗯。”
夏太监一脸堆笑说:“林大人客气了,请随咱家来。”
皇极殿。
林如海一见太上皇,立刻行叩拜大礼:“臣林如海,叩见太上皇陛下,愿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太上皇一笑,“免礼。”
夏太监早已行完礼,自行退下了。当下并无别人,太上皇笑说:“朕现在已极少接见臣子了,身子骨老了,不中用了。”
林如海暗中品味了一番太上皇弦外之音,当即说道:“是臣冒昧了,扰了陛下清净。只因臣十多年没见过陛下龙颜了,实在牵挂的紧,请陛下恕罪。”
随后拿出早已准备好的锦囊——里面装着二十万银票,长长一揖,双手举过头顶:“陛下,臣略表寸心,不成敬意,斗胆请陛下赏脸笑纳。”
太上皇接在手里,打开瞧了一眼,笑说:“你任职扬州巡盐御史多年,也帮朕的内库弄了不少银子了,朕怎会受你的私产?”
林如海连说:“不瞒陛下,这些银子,是当地盐商进献的冰炭银子,臣惭愧,还留了一些给小女作嫁妆。”
太上皇一笑,把锦囊丢了回来:“难得你忠心耿耿,能跟朕如此坦言,这些银子你拿回去吧,你给朕办差,朕得了大头,还不许你拿点儿小头儿?朕可没那么小气。”
林如海接在手中,连说:“臣遵旨,谢陛下隆恩。”
太上皇偏过头来,对梁太监说:“赐座,朕要和林爱卿聊一会儿。”
养心殿那边,戴权刚挑好了礼物,没歇片刻,又见到沈家父子带了礼物过来谢恩,他连忙迎了过去.…..
“参见国丈爷,参见两位国舅爷。”
沈东来连忙扶他站直身子,笑说:“你我之间,何以如此外道?”
戴权连连笑说:“国丈大人,就是待人亲和,令人心悦诚服。我这就去通禀陛下一声。”
随后小跑着前去通传消息。
父子四人获准觐见,一齐行了跪拜大礼。
正和帝连忙走下御座,上前扶起沈东来,笑说:“舅舅,您怎么还亲自来了?朕不受你的礼,于国礼不合,受了,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