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运员走了。免费搜索本文:找小说网 zhaoxs.net
回去和刘青天复命的时候,完全是按照吴全友的话说得。刘青天只是略微迟疑,但没怀疑。押运员是个很敏感的职位,每一个人都是刘青天精挑细选。他敢拍胸脯子保证,每个押运员的立场都很坚定,绝不会干出徇私枉法的事儿。可千防万防,怎么也没想到这一点。吴全友在夹缝中活了下来,好像是一种天意。此时,他再也不敢有半点侥幸。除了踏踏实实种地,没有第二个选择。一场洪水下来,本来就死了不少,又有三户人家离开。虽说只有三户,可每家人口至少5人,一共走了18个人。人口缩减之下,又少了18人,无异于是雪上加霜。唯一的好消息是,这18个人的种子,可以分给别人。清点人口的时候,吴全友攥着铅笔头,含泪在本子上写下一个数字。、34人。当初县里数一数二的生产队,如今仅剩34人。当下,吴全友把人分成三队,每队10人。每个队伍各有分工,打井的,挑水的,种地的。剩下的四人算机动组,哪里缺人手就去哪里帮忙。之前土地和人口持平,现在则是人少地多。吴全友做了政策上的调整,不分谁家的责任田,只有能种出粮食就行。所有种子全种在南坡,那里土地肥沃,日照充足,适合玉米生长。对于吴全友的安排,刘大夫提出异议。从医学的角度上说,这些人还没痊愈,受不了重体力劳动。对此,吴全友只能苦笑几声。他又何尝不知道?刘青天给准备的物资被烧得精光。本来大家还能吃点棒子面,现在好了,只能顿顿挖野菜。论脑子,吴全友绝对独占鳌头。可论种地,吴全友年纪大,气力短,根本干不了啥。除了每天到处走走,就是去山上扒点树皮。……玉米种子发了下来,陈东也抓紧时间种地。不过,玉米种植面临一个新的难题。因为玉米根茎的形状是横向长的,成熟的根须类似八爪鱼,这就意味着,每一株之间至少有一米的距离,否则会出现营养不良,导致大批量减产。另外,玉米属于往上长的农作物,阳光房里未必有这么大的空间。也就是说,无论横向还是纵向,这土地都成了新问题。这么好的种子放在这,不种实在可惜了。想了好一会儿,陈东决定直接去责任田里种。周晴一听赶紧拦着他,这些村民态度多恶劣啊,现在要光明正大去责任田,能捞到好处?然而,陈东只是笑了笑,让她把心放在肚子里。陈东虽然最近没出去,但一直暗中观察生产队的动向。以前生产队态度确实恶劣,那是因为他们人多势众。可今时不同往日,吴全友巴不得陈东能把土地利用上。无论怎么算,陈家的粮食都能算作吴家沟秋收业绩,当然越多越好!打定了主意,陈东上午就往责任田走。到了地方,他先观察土地。每种植物都有特定的生长环境,种玉米的土地必须透气性好,根须才能更好地往下扎。不过,刚刚经过洪水,地里的条件很差,一切只能从头开始。陈东没着急动土,而是用木栅栏围出一块地。这就算是圈定地盘了!果然,和周晴想得一样。一看陈东来抢土地,立马围拢上来,甭管打井的还是锄地的,一个个虎视眈眈地看着陈东。 村民的态度很明确,这土地不是他的,就算空着,也轮不到他来种!陈东懒得跟他们争辩,让他们把吴全友喊来。跟他们说不着!吴全友一来,陈东也没绕圈子,直接告诉他自己要种地。不用解释别的,就一句话,行还是不行!吴全友顿时僵在当场。放在以前,吴全友有一万个理由把陈东撵走。可现在不同了。半晌儿,吴全友点点头:“种吧。”“那要是有人捣乱咋办?”“我……”吴全友有些语塞,转头看着身后的村民:“都老老实实的!干好自己的活儿,管好自己的手!”他恨陈东,比谁都恨。可他现在必须低头。至于村民什么反应,已经不重要了。陈东光明正大地夺来土地使用权,起码表面是安全的。而这些围栏,主要是起到标记的作用,基本没啥防御能力。地里的情况很糟糕。下午的时候,陈东把鹿车推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