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人跑到半山腰,路途开始变得陡峭起来,大家从奔跑转为大步快走。
此时广场上的所有人都已经吃完了早饭,连慢吞吞的王小暖都已经吃完了,正走到昨日烧炭的地方。
此时已经围满了人,就等着看碳能不能成功烧出来。
族长笑着看向王小暖,语气和蔼,“小暖来了,你看看这碳窑能不能打开了,大家都等着看”。
族长阿伯好,“我先去看看”。
王小暖一个碳窑一个碳窑的看,上手摸摸温度,再用木棍撬下几块黄泥看窑内部。
“可以打开了,温度已经降下来了,但是以防万一,大家还是用锄头把黄泥扒开吧”。
随着王小暖一声令下,“开窑”。
七八个人同时举起手里的锄头,一下一下把外部的干燥的黄泥块扒了下来。
露出里面灰黑色的长条木炭,王小暖举起两根木炭互相撞击,发出清脆的响声。
“嗯,是上好的木炭,族长你看”,王小暖递给族长一块木炭。
检查到最后一窑木炭的时候,发现这一窑木炭有些烧过了,“这炭烧过了,不太好,但是还能用,平时用来烧水,烤火都行,就是晚上烧炕就不要用了”。
王小暖:“族长,三窑碳,估计不够用,麻烦在安排烧一次吧”。
族长:“那就再烧点,来两个人把这一窑最好的碳送到小暖家去,我们再接着烧”。
王小暖也不推辞,欣然接受,“谢谢族长阿伯”。
一窑碳好几百斤呢,王小暖的柴房已经被柴火堆的满满的,没地方放碳了,只能都放到厨房和堂屋去。
厨房灶前还堆着一堆玉米芯,引火用。
以往灶孔里都有火,锅里都冒着热气,今天王小暖一大早就走了,根本没来得及烧火。
王小暖转了一圈总感觉哪里不对,等走到外边的猪圈,看见饿的嗷嗷叫的两只小野猪次才想起来。
“哎呀,忘记煮猪食了”。
赶紧烧火,锅里添上水,拿几个玉米棒出来,把玉米粒剥下来放进去,又拿几个不好看的红薯块放进锅里。
最后去外边割一篮子红薯藤,剁碎放进去。
这两只猪吃的也太多了,一部分玉米都被猪吃了。
天冷了,地里的虫子也少了,鸡群每天也得补充玉米粒吃,不然就要饿瘦了。
只有兔子,还是用红薯藤养活,但是马上就要把红薯挖出来了,到时候连红薯藤都没得吃。
都只能吃干草。
天气太冷,小羊们都不愿意出圈门,每天都要推出去吃草,因为青草没多少了,王小暖每天等羊回来了要再补一顿豆荚或者稻草给它们吃。
王小暖喂的好,每只小动物都长得胖嘟嘟的,看着就好吃。
眼看着兔圈又开始泛滥,当即抓两只出来中午红烧。
一年下来,又累积了不少的兔皮,今年冬天还让阿耀帮忙做两双兔皮靴子吧。
去年做的猪皮靴子有些破旧了,也得翻新一下。
今年肉食充足,王小暖都还没有开始做腊肉,就等着下雪了,把猪圈里的两只猪做成腊肉呢。
这两天让他们使劲吃,养肥一点。
挖盐石的大家,好不容易翻过两座山,到了有盐石的那座山。
“嘶,好像比之前更冷了”,大家跑了一路,身上都出汗了,此时停下来,被冷风一吹都齐齐打了个激灵。
大勇:”这里可能地势比部落那高,所以更冷一点,大家活动起来,不要干站着,容易生病”
大家马上走动起来,一行人慢慢往山坡上走,从出树林到现在还没见到山羊的踪影。
等身上的汗水干了之后,大家也走到了挖盐石的地方,找了在一个避风的石头边,吃脚板薯喝水补充体力。
大勇:“大家快吃,吃完就开始挖,阿耀他们还要先背回去一批”。
片刻之后,大家就开始用石刀,石斧砸岩石。
外表的盐石经过常年累月的风雨侵蚀,敲起来轻松的很,很快就装满了五个背篓。
阿耀:“好了,时间不早了,大壮我们五个人先把这五个背篓背回去,剩下的盐石敲起来没这么快,等我们回来就差不多了”。
大勇,“阿耀说的对,你们五个先回去,路上注意警戒”。
阿耀五个人背起背篓就大步往部落赶,盐石也是石头,满满一背篓背起来根本走不快,更别提奔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