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万蛇窟。
在韦绍“疏于看守”,给宁月送饭的间隙。
宁月简单粗暴地打晕了韦绍,从他身上摸出了钥匙打开了囚禁在玉明鸾身上十年的铁链。
玉明鸾被宁月扶着带到了久违的广阔天地下,她眯着眼,尽管眼睛并不适应,她还是有些贪婪地多看了几眼,高空之上温暖却不灼目的冬日。
“阿婆你可还好?”
宁月扶着玉明鸾,在暗中监查的视线中,非常符合情理地提醒道。
一直活得无病无灾的玉明鸾立马记起来,惊天动地地咳了两声。
为了不起疑,两人在万蛇窟的枯林里等过了白天,直到夜里才行动。
两人极其“幸运”地绕过了南孟神山上众多韦氏的巡守,有惊无险地进入了南孟神山后山,以前的玉氏宗祠所在。
宗祠最早,是玉氏祖先发现丹凤羽之处。
后玉氏族人改为宗祠,世代香火供奉。历年只有最德高望重的巫医牌位才能摆入宗祠,玉氏对宗祠的郑重可见一斑。
自宁月与玉明鸾提及这不知病源的蹊跷时疫,玉明鸾便猜出,这时疫非一日之功,要成此气候,必然在南孟某处秘密研制。而最为合适之处,于韦氏而言,莫过于玉氏宗祠。
在此地研究时疫,即隐秘安全,也足够辱没玉氏一脉。
但当宁月和玉明鸾亲眼看见描金着玉氏宗祠四个大字的匾额劈作两半,如同朽随意扔在山路上被当做踏脚时,玉明鸾的心虽早有准备,仍是不住一沈。但总算还记得身后视线,玉明鸾只是暗暗记下。
祠堂沈重的木门打开,又阖上。
宁月和玉明鸾的身影消失在门后。
“我们不跟进去吗?”一名监视的南孟族人问。
看不见两人踪影,总觉得会出意外。
“怕什么,整个宗祠只有眼前这一个正门出口,四处都是悬崖峭壁,她俩还能插上翅膀飞了?我们就守株待兔,拿到丹凤羽便直接——”说话的人做了一个抹脖子的动作,却莫名看到和自己相对的族人露出惊恐的表情。
一道清冷的女声如鬼魅响起。
“谁说黄雀不能直接吃螳螂呢?”
-
最初宗祠不大,经过玉氏代代修葺,悬山扩建,远处看过去无数根粗重的圆杉木上抵着石壁架起阁楼三座,中间以狭窄的栈道相连。但玉明鸾说,她仍是巫医时,只有南北两座阁楼。
第三座是韦氏这些年新建的。
整座祠堂不见半个人影,许是寝堂还专为丹凤羽设了灵牌,韦氏不敢冒犯,只换了玉氏牌位,其他为了掩人耳目,不曾大动。而通往第三阁楼的栈道门直接被牢牢锁住。
倒是比有人看守,更叫人头疼。
就连放血之法,也没能引出一条蛊虫。
这只能说明蛊虫之地还离得很远。
就在宁月一筹莫展之际,一道寒光闪过,金石相击之声下,那精铁的锁断面整齐地被一剑劈断。
宁月转头,意外地看到了她给出的那张薄铜面具。
惊喜之声还未叫出,宁月眼眸透过男子肩头,看见了阿婆对这不速之客的杀意,万蛇窟带来的几条毒蛇毒牙眼看就要刺上脖颈。
“阿婆!自己人!”宁月一偏身,将谢昀护着自己身后,几条毒蛇及时闭了嘴砸在她身上,晕乎乎地游走。
玉明鸾此刻眉头皱得和看见匾额被折时一样,糟心极了。
不为别的,就为这陌生男子在自己被护住的一瞬,那荡开的满足的丶舒心的笑意。
“阿婆,这是我的朋友,廿七。”
“廿七,这是我的阿婆。”
简单彼此介绍过后,宁月仍有些惊讶。
“你怎么找到这儿的?”她上下打量着谢昀,身上没有血迹,更没有一点打斗的痕迹,说明肯定不是强闯……
“是姚蓁。”谢昀也一点一点用眼神检查着宁月的情况,见她没多少异样才松了口气,才继续解释道。
“她一路撒了追踪蜂用的蜜粉,我带人跟着找过来的。不过大部队慢了些,我想快些见你就先过来了……”
“什么……”大部队?
“咳咳!”眼见宁月只记得叙旧,玉明鸾重重地咳了一声。
“噢!对了,时疫的线索!”宁月耳尖微微凝起一点嫣红,慌忙切换话题,一本正经。“我和阿婆怀疑时疫源头就在这门后,有了它不但能破困局,也可以防止有心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