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朝露歌(双重生) > 第九十七章:和谈

第九十七章:和谈

的脊骨上,女子不曾堤防身后之人,铁链声脆响之下,她猛地扑倒在地,众目睽睽之下,狼狈至极。

“你算个什么东西,也敢置喙两国政事!”

赵颇却嫌女子脏了他的鞋,他睥睨着地上如尘埃之人,不屑道。

他以为这样就能折断那一截不知好歹硬挺的骨头。

可他错了。

“阳城!”摊在地上的女子忍痛缓缓重新站起,折辱未让她有一丝退缩,反而厉声之中更含了一股血腥气,竟是压过了赵颇高高在上的声势。

“为守城而死的禁军两千八百六十一人!”

“厢军 ,三千七百八十三人!”

“百姓,五千三百一十人!”

“其中遇春台女子无一偷生,全部战死!”

说到这里宁月语调无法克制地颤了颤,低柔的嗓音几乎碎开。

“一国根基,赖以民生。现今民之血泪未干,为何不能提!”

霍桑的归一蛊没有解法就没有实证,上不了台面。

可阳城之殇,货真价实,尸体如今还堆在沙场,未能全部收敛。

宁月睁着血红的眼扫视了一圈,却发现除了沈霄,燕国这些吃着俸禄的使臣们竟没有一人声援于她,全部低头不语。

唯独赵颇依旧不以为然。

“战死?遇春台的这种青楼女子也能称之为战死?本不过贱命一条,死在哪里重要吗?你一介女子能有什么见识,大局为重可知?难道你还要兴战死更多人吗?”

赵颇最后一句话终于让懦弱找到扳回一城的颜面。

那些分明没有经历任何战事的官员们忽而又能看向宁月,指指点点的目光上下巡梭,似是非常认可赵颇所言女子无德,不识大局。

宁月的掌心攥紧,再攥紧,月牙似的指甲印深深刻在掌心。

人就是这样,孤勇献身有之,安于享乐有之。

却往往孤勇献身的太平之果,皆是安于享乐之人接手。

世间不平,比比皆是,世人皆沈沦。

区区薄弱的身躯,喊不醒,除不尽。

沈霄隐下眼中晦暗的神色,将宁月颤抖的身体拉回身后。

“那便如此,西岚和燕国今日于此签署一份和议,期间修和,两国互不侵犯。”

和议细节商定直到月上枝头,燕国使臣满脸笑容带着和议书回到了阳城。

隆冬已至,休战的官府文书迅速贴在上阳城街头。

阳城官驿内,红色的烛光,混着银丝碳的暖,将其中酒色蒸腾到最顶点。官员们一杯又一杯,敬晋王的英明,敬赵颇的胆识,敬远在京都的官家高瞻远瞩,明鉴万里。

半夜雪来,冷意逼人,醉醒的官员们眯着眼瞧着窗外呓语。

“这雪下得可真大啊。”

菱窗外,雪如鹅毛,纸钱如雪。

宁月素手一扬,又是一片纸钱漫天飞扬,将最后一点血红的土地盖上无垢的白色。

她的面前竖着数十块木牌,有些木牌下的土包还是空的。和禁军前线拼杀不同,遇春台的女子自打定主意身充诱饵之时,四处分散的打法,就注定宁月无法及时赶到她们的身边。

有些女子,甚至连衣冠冢都立不全。

只能在木牌写上她未入奴籍之前的名字。

秋桑,原叫,杜疏桐。

泽兰,原叫,郑闻溪。

……

“至少阳城守下来了,燕国未破,她们泉下有知,亦会瞑目的。”

最后一把纸钱撒尽,宁月身后,鸢歌丶叶怀音丶李玉清丶李玉贞丶孟芮丶苏井一同上前,将杯中之酒缓缓倾倒在土地上。

按理,祭拜到这里就算结束。

可宁月却没有想走的意思,她展开手,呆呆望着手里的花簪。

和谈结束,宁月也恢覆了清白之身。但自回来后,她的脸色却更加难看,回来歇也没歇就说要为遇春台的姊妹们立碑安魂。

阳城才得喘息,死的人又太多,石料不够用,宁月便和鸢歌亲自砍来数十份上好木料,逐一亲手刻之。

叶怀音一眼便看出宁月心迹,先一步抱住了这具依旧战栗不已,不甘焚心的身子,其他人也一个个上前,围成一团,将彼此仅剩的温度借着依偎互相传递。

“怀音。”终究一丝哭音泄在叶怀音的肩头,“她们还没来得及看繁花似锦,她们还有那么多大好年华……”

“我知道,我知道。”叶怀音也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