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事
姐妹二人一番话听得孙策十分受用,不由得暗叹这对姐妹不仅年轻貌美琴艺高超,更是能言善辩谈吐不俗,他见过的女子中竟无一人及得上这二人。
大乔想赶紧带妹妹回房歇着,见孙策却楞在那里,便道:“二位将军既然到此,不如来府中小坐片刻吧!”
孙策道:“那就叨扰了。”
周瑜却施了一礼,道:“周某还有要事在身,先走了,失陪。”
孙策狐疑地看了他一眼,但也没挽留。
三人进了乔府,府中婢女见二位小姐回来,激动地迎上去:“小姐,你们总算回来了!你们被那老县令掳走,我们下人想报官都无门——”
不等她抒发完情绪,大乔打断了她:“是这位孙将军送我二人回来的。我先送二小姐回房歇息,你们好生招待客人,不得怠慢。”说完冲孙策略一颔首,扶着妹妹径直向卧房走去。
待安顿好妹妹,大乔又来到前厅接待孙策,孙策直截了当地问:“令尊可是袁术麾下乔蕤乔将军?”
大乔道:“正是。”
孙策道:“实不相瞒,孙某与周将军曾受令尊之托,照顾二位姑娘。此番我二人攻破皖城后也在寻找二位姑娘。”
大乔闻言,神色微讶,孙策又解释道:“不过那县令之举并非我二人授意,姑娘不要误会。”
大乔狐疑地问:“此话怎讲?父亲生前给我们的信中从未提到此事。”
孙策说:“那是好几年前的事了,当时我还在袁公路帐下,乔将军不但见过我,也见过周公瑾几次。一日,乔将军对我二人说,他早年丧妻,只有两个女儿在寿春无依无靠,若是能把他的两个女儿托付给我二人就好了。”
听孙策说得如此直白,大乔不禁粉颊微红,她与妹妹迁居皖城之前正是居住在寿春,父亲战死后她姐妹二人随袁术的部曲迁居到皖城。
无论孙策所言是真是假,她和妹妹如今也别无选择了。
……
周瑜回到他在皖城的临时居所,独自在书房看书,不一会儿听到孙策叩门:“公瑾,我有事找你。”
他回来得倒快,周瑜心想,开门迎他进屋。
孙策道:“乔将军曾将两个女儿托付给你我二人,我方才在乔府与大乔姑娘说了此事。我们不日就要差人去乔府下聘礼。”
周瑜剑眉一挑:“聘礼?乔将军何时说过将两个女儿托付给你我二人了?当时说的是他若战死,请我二人找到她们照拂一二,可没说把她们许给我们。”
孙策像看天外来客一样看着他:“你那么聪明的脑子,怎么突然不开窍了?乔将军言外之意不就是把两个女儿嫁给我们吗?”
周瑜也像看天外来客一样看着孙策:“乔将军生前又没有给我们亲笔手信可以证明他把女儿许给我们,空口无凭,怎能作数?她二人又怎么相信?”
“无论信不信,大乔姑娘已经答应嫁我为妾了,她也顺便答应她妹妹嫁给你。”
周瑜道:“替妹妹作主……不太妥当吧?得问过本人的意思才行。”
孙策道:“小乔姑娘父母双亡,和姐姐相依为命。长姐如母,母命难违,你就别纠结了。再说,她今日一见你就盯着你看,你当我没看到?她定是对你有意,说不定早就倾心于你了。”
周瑜忍不住在心里翻了个白眼,“小乔姑娘今日是初次见我,她本人也是这样说的,何来‘早就倾心’之说?”
“好好好,她对你一见钟情总行了吧?”
周瑜沈默不语。
孙策似乎有些不耐烦了,“我说公瑾,你也老大不小了,连妻室都没有。你说过你眼光高,我信了。如今这天仙一样的美人你都不要,到底什么样的人才配得上你呀?我都疑心你有断袖之癖了!”
周瑜白他一眼,“你才断袖。”又道,“我头一回娶亲,须得慎重才是。小乔姑娘现在病着,过几天她病好了再差人去。”
孙策眼睛一亮:“还是你心细,我都忘了她还病着。成,就依你说的办。”
送走孙策后,周瑜给自己斟上一杯清茶,凝神静思这门突如其来的亲事。
他自然没有断袖之癖,说他眼光高也不假。他出身世家,年少时也常结交同龄的世家公子们,与世家千金往来。众人聚在一处要么骑马打猎,要么谈诗作赋丶品茗弄竹。周瑜不喜诗赋,却擅丝竹,“曲有误,周郎顾”的传言大概就是此时传开的,后来他才渐渐明白那些千金的小心思,也看懂了她们投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