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重生后拯救周瑜 > 亲事

亲事

的目光。

年少的他也不是没对其中的美人心动过,可相处久了就觉得乏味。那些千金中也不乏才女,性格温婉,聪慧灵敏。与这些才女相处倒不觉乏味,可若要他把才女娶回家做枕边人,那就另当别论了。才女们的相貌比起美人们往往略逊一筹,他愿意与她们交谈,却无法对她们产生异性之间的那种悸动。

父亲早亡,家中之事多靠他这个嫡子拿主意,母亲对他约束不多,因此他拒绝无数了说亲。

就这样到了十八岁,一向和蔼的母亲终于也看不下去,多次写信催他与世家大族联姻,他与母亲分别已久,怕自己过于任性气死母亲,便答应了母亲与顾家的千金成亲,顾氏和自己青梅竹马,性格温顺贤良,是母亲最满意的人选。更重要的是,母亲和他自己都看得出顾氏有多喜欢自己。纵然自己不喜,也得装作喜欢她的样子,不能寒了她和母亲的心。

然而,就在周瑜为了完婚特意返回家中的前一天,顾氏不慎在自家庭院落水身亡。

后来查出是顾家内宅的人有意为之。这门亲事告吹,周母也不再催儿子成亲了。此事虽与周家无关,但若有嘴碎者乱传周瑜克妻,会有损于周家的名声。

母亲不再干涉后,周瑜也无暇顾及娶亲之事,毕竟他已不再年少,更有军务缠身,考虑择偶的事反而会令自己分心。

曾经与周瑜交好的几个世家公子,要么已有家室,要么流连风月,还不忘邀请周瑜一道去寻花问柳。但周瑜一概拒绝,那些风尘女子与各色男子有过肌肤之亲,他无法忍受与这样的女子交欢。

因此周瑜活到二十四岁,还从未真正近过女色。

今日,周瑜在宴席上见到了和传闻中一样貌若天仙的小乔,他当时有那么一瞬的心动,但也仅有那么一瞬而已。

传言说商纣被妲己所惑,周幽王更是因美人褒姒游戏误国,古人说红颜祸水好像也不是没道理。

但归根结底,能轻易被美人迷惑丶因美人误国的,也不配为君主。明明是男子荒淫无道,怎能把错全推到美人身上?周瑜自认不是荒淫昏聩之人,他坚信,再美的女子也不能令自己分心。既然伯符自作主张替自己说了亲,只要那姑娘不反对,自己顺水推舟应了这门亲事就是。

但是,小乔身上的疑点令周瑜不得不在意。她见到自己时的反应实在过于反常,视线与自己接触时毫不避讳也就罢了,她注视自己的目光中还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细细回想起来,竟像是见到久别重逢的亲人一般。

周瑜不记得自己在何时何地与小乔有过交集,就算有,也定然只是一面之缘,不可能令小乔对自己产生那种情绪。

莫非她遇到过一个样貌和自己很相似的人?误把自己看作那个人了?

思及此,周瑜心里一阵不悦,这么说,她答应孙策与自己成婚,怕不是把自己当成那人的替代品了?

罢了,反正自己娶她也不是出于感情,她既然答应了,自己出言反悔也不合礼数,反而会害说媒的孙策没脸。

不过还有一个疑点,她今日所奏曲中的意境,实在不像出自一个闺中少女之手。闻弦歌而知雅意,周瑜自认这点耳力他还是有的。

端起茶杯,啜了一口杯中已凉了的茶。周瑜唤来家仆周叔,吩咐道:“我不日就要迎娶乔蕤将军的小女儿乔璇,劳烦周叔着人替我查查小乔姑娘的底细。”

周叔听了前半句话,喜笑颜开,待听完后半句,又露出了疑惑的神情,问:“公子觉得这小乔姑娘有何问题?”

周瑜斟酌着道:“不知为何,总觉得她的心思与她的年龄外表不相称,也许是我多心了。”

周叔道:“婚姻大事不是儿戏,自然要深思熟虑。我是看着公子长大的,如今老爷和老夫人都不在了,凡事都由公子一人操心,未免也太累着公子。公子放心,这事我定会差可靠的人去办,保证事无巨细都给公子查出来。”

周瑜道:“事无巨细倒不必,我对女儿家的隐私不感兴趣。周叔只要着人查可疑的地方就好,万一是哪个敌方阵营派来的细作那就大不妙了。三天之内无论是否有结果都给我回一声。”

周叔道:“我这就去办。”

“还有,”周瑜补充道:“查查她之前有无同什么男子往从过密。”

周叔领命而去。周瑜则取出自己心爱的琴,开始弹奏今日在宴席上听到的那首《阳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