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走
周瑜读完信,将信纸凑到烛火上,神情阴郁地看着火焰将信纸慢慢吞噬。
这个狠心的女子!还以为她对自己情根深种,谁料她这么轻易地离家出走了。
说什么为了他的名声?这真不是在折辱他吗?
周瑜命人叫来乔璇的贴身婢女春梅,问她:“夫人究竟去了何处,你当真不知?”
春梅虽然低着头,但依然感到两道凌厉的目光逼视着自己,她如实道:“奴婢当真不知啊!奴婢也盼着夫人早日回来,夫人不在,奴婢就没有用武之地了啊。”
周瑜正在气头上,听到春梅这话,冷静下来略一思忖,觉得春梅言之有理。若乔璇真的交托过春梅什么,想必她在出走之前就会把春梅的卖身契还给她,再给她一笔钱放她出府。
乔璇撇下自己的贴身侍婢一走了之,是不是说明她还会再回来呢?
思及此,周瑜完全冷静了下来。他对春梅道:“姑且信你一回。但夫人不知何时能回来,数日前,夫人还曾提起她的亲姐大乔夫人,她是先主孙伯符的遗孀,她的贴身侍女不久前才出嫁,身边正好缺个侍女。你与夫人姐妹二人都相熟,夫人不在这段时日,不如暂时送你去大乔夫人那里侍候,你看如何?”
春梅是乔璇的陪嫁侍女,自然与大乔也相熟,她忙不叠地点头,谢过周瑜。
周瑜叹了口气,他已经派了周平去大乔的居所打听乔璇的下落,但周平一时半刻应该也赶不过去。
周瑜和衣躺在榻上,想起乔璇在信中提到的那些事。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乔璇对未来那场赤壁之战的描述,仿佛是她身临其境一般。她明明没有亲历,为何却有那般详尽而真实的梦境?
周瑜对鬼神之说也有所耳闻,乔璇提到的这些事过于匪夷所思,令他不禁把这些梦与自己听过的一桩传说联系起来,即时光倒流人死后意外地覆生在过去的某一刻,相当于重活一世。
随即,周瑜又轻轻摇摇头,这也太荒谬了,他宁愿相信乔璇是做了预知梦,也不愿相信世间真的会有重生之人。
第二日,周瑜就派人送春梅去大乔那里。傍晚,他收到周平的飞鸽传书,信上说,在夫人的姐姐大乔夫人那里没有找到小乔夫人,大乔夫人也不知道妹妹出走的事,神情不似作伪。而乔蕤将军住在离长女住处不远的别苑,他对小女儿离家出走的事也毫不知情。
周瑜剑眉深蹙,然而江东新主孙绍的登基仪式在即,这个关头他也顾不上乔璇了。
没想到,孙绍主动来拜访周瑜:“周将军,有婶娘的下落了吗?”
作为孙策的儿子,他以前一直与周瑜叔侄相称,周瑜嘱咐过他,即位后他们就要以君臣之礼相见了。孙绍改口改得不彻底,但他很快反应过来,再次改口道:“不,周夫人有下落了吗?”
周瑜道:“未曾。”
孙绍道:“孤亲眼所见,是周夫人出手替孤挡下了二叔那一击,周夫人于孤有救命之恩。不知为何,程老将军似乎对周将军成见很深,硬说周夫人是畏罪潜逃,孤会严惩程老将军,给周将军和周夫人一个交代。孤也知道周将军思妻心切,这边的政务有张长史帮孤,周将军快去寻周夫人吧。”
周瑜心里感到一丝欣慰,道:“程老将军是孙老将军的旧部,若是严惩,怕是会寒了旧臣的心啊。”
孙绍反驳道:“若是就此作罢,周将军就不觉得寒了周夫人的心吗?”
周瑜点头,道:“主公说的是,谨遵主公的意思办。”方才他说“寒了旧臣的心”,只是在试探孙绍而已。先前与孙权的关系已经让周瑜认识到,君臣之间没有情谊可言,虽然孙绍不似孙权那般心机深沈。对孙绍这个曾经的义侄,他也要多加防备,以免将来落得和孙权那样的关系。
周瑜快马加鞭,带着一批随从向乔蕤父女居所的方向马不停蹄地赶。大乔是孙伯符的遗孀,如今独居。他顾不上避嫌,决定先去大乔的住所。
不想,还没到目的地,周瑜就遇上了与他相向而来的乔蕤父女,大乔从马车里探出头来,惊讶地对妹夫道:“周将军,我和爹正要去寻你呢?”
周瑜反问道:“可是有小乔的下落了?”
大乔摇摇头,道:“不曾。只是爹听闻此事后心急如焚,要去和你商量对策。想不到,竟在半路上遇上了。”
话音刚落,大乔身后的另一辆马车车帘掀开,乔蕤从马车上跳了下来,还没等周瑜行礼,他就走过来对周瑜说:“贤婿,虽说老夫将小女托付给你,但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