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调料的香味都熬出来了,刘青空紧接着就往里面开始加水,水逐渐填满锅。
刘青空盖上锅盖,出去看一看师父刨肉刨的怎么样了。
那是自己提前安排师父干的,就是把冻好的一块一块的狍子肉,固定在那里,用木匠用的刨子直接在肉块上面开始一下一下的来回推着,一片一片的往出刨肉。
出去看了一眼师父在那里来回推着,在刨子的下面放了一个盆,用来盛放刨好的肉,刘青空过去看了一下。
捡起来盆里面的肉,用手感捏了一下受了一下狍子肉的厚度,稍微有一些厚。
“师父,能不能刨的再薄一点,还是有点厚。”
“行,没问题,看我的。”师父努力的一边刨肉,一边和徒弟说话。
等师父重新把肉给刨好了,刘青空又拿起来看了一下,嗯,这下差不多了。
刘青空举起手里的肉片,给师父示意“师父,就按着这个标准刨就行。”
师父这一次没有说话,只是点头示意自己明白了。
锅底,食材这些都准备好了,接下来就是要准备蘸料了。
蘸料的话,刘青空原来其实比较中意二八花生芝麻酱,但是现在这个情况来看,芝麻酱这个目标在目前的情况下是没有办法实现的。
一个是没有磨制的工具,就村里那个大石磨把师父家里的芝麻都拿过去,可能一碗芝麻最后能出来一勺酱就不赖了。
想了想还是算了,可以用原汤当做蘸料,或者直接白嘴吃也行,应该滋味不错。
忽然,刘青空脑海中再次灵光一闪,可以用大酱当做蘸料,就是感觉这个蘸料有些黑暗。
因为东北的大酱是用黄豆发酵的,如果只是看颜色的话,颜色不是很美丽,做好的大酱颜色是黄色的,要是只闻味道的话,那个味道也不是好味儿,一股豆子发酵后的味道。
看了一下师父刨的肉,就回去继续看自己熬的底料怎么样了。
刚走到厨房门口,就闻到了辣椒和各种香料混合在一起的香味,嗯,还好是香味,不是别的味道。
其实刘青空也没什么太大的把握,因为他也只是在短视频上面看过大概是这个流程,但是论实践的话,这是自己两辈子以来第一次制作底料。
幸好没失败,又熬了一会儿,觉得香味差不多都出来了,就往里面加水。
正宗是要加入老鹰茶,可以起到败火,去燥的作用,但是老鹰茶他也没有啊,只能是有什么放什么了,只能倒一点水了。
看着锅里面逐渐填满了,等到里面的底料再次沸腾,刘青空尝了一下咸淡,又往里面加了一点咸盐,重新尝了一下,嗯,这回差不多了。
这些都解决了,剩下最后一个问题,如何给火锅加热。
火锅自然是一边加热一边吃才爽啊,尤其是在这寒冬腊月里面。
像郭老师说得那样,外面大雪漫天,而自己一屋子人围坐在火锅边,热气腾腾的,涮着火锅,喝着小酒,多么美滋滋儿的一件事。
想一想就心里面美滋滋儿的。
所以话又说回来了,这个火锅是怎么加热呢?
刘青空的打算就是用一个黄泥做的一个小火炉,里面加一些木炭,上面架上锅就可以开始涮火锅了。
刘青空先出去把泥炉架上,点燃火炉,再把满满一锅料端出去,架在火炉上面,锅里面的底料开始逐渐沸腾,冒着一个个的小泡泡。
师父他们也早就从屋外回来了,端着一大盆子刨好的肉,还有其他一些配菜,像什么必不可少的大白菜,冻豆腐,粉条,山药蛋,师母还擀了一把子面条,准备一会儿涮进去。
一群人围在泥炉周围,热气腾腾的火锅不断的在泥炉的加热下沸腾着,一群人围着火锅,蘸着大酱,吃起来别有一番滋味,很不错。
今天刘青空什么都没干,就是忙叨吃火锅,晌午一群人吃了觉得还没有吃尽兴,晚上又接着涮,今天两顿火锅吃完,都吃的很爽。
明天师父准备去医院复查一下,师娘也想去,但是被刘青空三兄弟给拦住了,因为这时候三兄弟不站出来,什么时候站出来。
第二天,驾上马车四人一起去市医院复查,一路说说笑笑的往医院赶去。
今天刘青空还准备去市里面的书店里面,买一些高考的复习资料,这些都要早做准备,因为这些资料都需要提前准备,刘青空下乡的时候带了一些书,但是只有几本,还不全。
但是,刘青空脑子里面记着复习资料的名单,所以准备多买几套回来。
到了市医院已经不早了,几人今天没有早起赶路,所以来到医院附近,刘青空看了一眼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