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2 章
几人走进文化展览区,正中央一些佛像或者壁画的艺术品;两边的墙上挂览着书法绘画一类的文化艺术作品以及袈裟法衣一类的佛教传统服饰。
“寺庙的袈裟原来是这种样子的吗?我还以为都像电视剧里那样斑斓绮丽。”
贺水星看着展列出来的袈裟,其颜色不像电视剧里展现出来的统一都是正红色,还有靑褐色丶苍褐色,样式也不是一整片布料制成,而是由许多块碎布缝合裁制的,光看着这样式就感觉制作挺覆杂的。
田静花嘿嘿笑了一下,对她说,“水星,你说的是不是唐长老那身袈裟,那确实是挺绮丽的哈。”
陈一禾视线从展列的佛衣上移开,他看向身边的贺水星,解释道,“佛教认为‘锦色斑绮,耀动心神’,在袈裟的用色上不允许使用赤丶青丶黑丶白丶黄这几类正色。”
“唐宋以后,朝廷会以紫衣绯衣赠与高僧。明朝则规定禅僧穿玉色袈裟,常服是茶褐色,讲僧和教僧穿浅红色袈裟,常服分别是玉色和黑色。”高泽在一旁补充说道。
“欸,这里面还有历史变迁呢。”田静花看了他一眼,笑着问道。
“当然,佛教历史也挺悠久的。而且水星你之前说的那种影视剧里出现的大红袈裟一般是方丈丶首座才能穿的,一般寺院清众穿的袈裟都是茶褐色。”
“其实‘袈裟’是从它的颜色来定的一个,嗯……僧衣的总称。”
“戒坛经云:‘五衣表断贪,净身业也。七衣表断嗔,净口业也。大衣田相,长多短少,表圣增凡减。并表断痴,净意业也。’具体的话,它的制作布料割截又重新按照一定顺序缝制,应该分为大衣(重衣)丶七条衣丶五条衣这‘三衣’。”
“来个省流版。”
贺水星听着都快被绕晕了。
陈一禾看着她,然后轻笑出声,“嗯,佛教认为,三衣代表三业清净。就是僧人出入宫廷丶说法辩论这种特别隆重严肃的场合,一般会穿你之前说到的大红袈裟,那是方丈一类的僧人穿的。如果是礼佛诵经丶坐禅赴斋这种集合僧众办事的场合僧人一般穿七条衣,至于寺中劳作丶外出往返的情况,应当穿五条衣。”
“总之,法衣品级越高,需要的面料也越多,制作越覆杂所用的难度和费用越高。”
听了一番关于僧人袈裟的科普,贺水星和几人又逛了一圈展区,观赏了一番回廊上陈列着如木鱼丶钟鼓丶香炉之类的仪器丶法器用品丶有与寺庙相关的佛教经典丶古籍善本,以及充分展示出寺庙的建筑风格和特点的建筑模型。
之后几人又去了寺里的其他殿逛了逛,一路走走停停,拍了不少纪念照片。
“欸,水星,你给我多拍几张照片啊,我也发个朋友圈记录一下。”吴涵笑眯眯对贺水星说,“我看安安出去玩拍了好多照片发群里。”
贺水星欣然点头,说:“行。一会儿拍完我发群里。”
“我看大家一会儿可以拍个大合照记录一下。”
“这个可以啊,没问题。”
不知不觉就到了返程的时间,几人走出山门,站在清宁寺门前远眺,红叶入眼,层林尽染,红霞似锦,令人陶醉。
一行人回到学校,去商业街那边的一家小饭馆吃完饭,有说有笑地回了学校。
“我都说了应该由我来付钱的,你怎么抢着把钱付了。”贺水星低声问陈一禾,“这一趟旅程下来感觉怎么样,应该还好吧。”
“你忘了之前就是你请客啊,怎么说也该轮到我了吧。”陈一禾笑了笑,嘴角噙起一抹温柔的弧度,回道,“而且今天我很高兴能和你一起爬山。”
之前一起吃饭的时候两人还不认识呢,而且当时他和孙昭明两人过来这边,她当然要尽一下“地主之谊”啊。后来对方也请自己吃饭了,现在又请客让人感觉怪不好意思的。她又问道:“对了,你什么时候回去,今天吗还是?”
“水星,你朋友刚来不得带着人家逛逛我们学校啊。”田静花笑着说。
话说完就被高泽拉住袖子轻轻扯了一下。她下意识地把手伸到他腰上,刚想使坏拧对方一下,便见对方握住自己的手,轻轻挠了挠自己掌心,然后向自己狡黠地眨了眨眼。
[这人分明是喜欢水星呢。]
[欸?]
[他来就一直在水星身边,眼神就半点没离开她过,他那朋友看她的眼神就和我看你一样,估计是他剃头担子一头热,水星还不知道呢。]
[你看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