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异闻馆 > 熊山风景区(9)

熊山风景区(9)

熊山风景区(9)

罗列完已知条件,是时候解方程了。

至于要求解的问题,暂定为:是否应该相信《熊山风景区游客守则》?若是,相信哪个版本的守则?若否,说明原因并决定接下来应该采取的行动方案。

叶何思索片刻,写下了第一个结论:

(11)v1为进入熊山之前的原始版本 -> 进入熊山前,还未遭遇“异” -> v1可信

以v1为基准进行分析。首先,从同异数目上看,v2有五条规则与v1不同,分别为第一丶五丶六丶八丶十条。

v3则除了第一丶第五条之外,其他八条规则都与v1不同。

其次,从矛盾程度上看,v3与v1的矛盾程度更深。

v3的第二丶三丶四丶七丶八丶九条,内容包括能否乱扔垃圾丶能否乱涂乱画丶能否攀折花果丶能否进行水上活动丶是否沿路牌行走丶能否在景区留宿,这六条内容,v3都是和v1背道而驰的。

而v2的五条与v1不同的规则,看上去则更像是一种强调或是补充说明——其中三条补充了不能进入东线,一条强调远离猴子。

这两个方面都是既定事实。叶何凝眸片刻,写道:

(12)v2与v3相比,v3与v1的区别矛盾更大

(10.3)+(10.4)+(11)+(12)=>(13)v3不可信

v3不可信,这个结论几乎是顺理成章的。只有一点——如果彼时引起护身符发烫的不是红马甲,而是叶何正在走向的清风亭,或是别的什么看不见的东西,那“(13)”这条结论就出问题了。但相比之下,叶何还是认为,红马甲怀揣恶意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叶何也思考过,自己单凭红马甲一条就推翻v3所有守则是否有些以偏概全,毕竟也存在着“《游客守则》上的一部分规则可信,另一部分规则不可信”的可能性。但这种情况,变数实在是太大了,叶何得冒着生命危险去测试破坏规则的后果。测试十次以上,才能得出靠谱的结论。代价太大,难以实现。因此,他暂时摒弃了这种想法。

现在,姑且得出了“v3不可信”的结论,那么v2呢?

叶何翻来覆去地查看着所有规则和已知条件,在脑海里盘了好几种可能性,最终认为,v2是否可信,现在还无法判断。因为他既没遇到过穿黄色马甲的人,又没遇到过猴子,无从得知它们是否也能如红马甲那般引起护身符发烫。

既然前置条件不够,那就暂时搁置。等收集到足够多的样本,再来解决这个问题。

关掉备忘录,手机时间显示已经十一点半了。

叶何收起手机,打开背包,取出水瓶喝了两口,又拆了一块压缩饼干,和着水吞下。

压缩饼干还是很顶饱的。叶何早上五点起床,爬了几个小时山,刚刚又冥思苦想了许久,早就饿了,现在一块饼干吃下去就有饱腹感了。

叶何饼干带得够多,手机调成了超级省电模式,待机个两天不成问题,如果没电了还有充电宝续命。他估算了一下,自己身上带的东西足够他撑个三天左右。假如没有别的危险,到弹尽粮绝也还有很长时间。

吃完午饭,叶何在原地靠着树闭眼小憩了一会儿。他没敢真的睡,只是原地不动,恢覆精神。

短暂的休息过后,叶何站起身,拍拍衣服,朝登山道走去。

他要回到蹬道,继续朝南走,看看“↓南门”路牌指示的方向,究竟通往哪里。

……

王达飞坐在熊山风景区游客中心的铁制长凳上,神情有些恍惚地望着窗外穿橙色马甲的搜救队队员们来回忙碌。

三个多小时前,韩明亦不仅要求所有搜救队队员尽数离开东线,还说需要立刻遣散目前在熊山风景区西线丶中线游览的游客和所有工作人员。因此,搜救队离开东线后,才会汇合又折返,在邢锋的组织下,从南门进入,完成遣散工作。

彼时韩明亦一道符纸在手上凭空自燃后突然浑身放光,吓了在场所有活人一跳。他用违反常识的现象丶匪夷所思的说辞,让在场其他人几十年建立的唯物主义三观统统破碎。

“熊山风景区的失踪案事关鬼神——不是装神弄鬼,是真正的怪力乱神。

“请问在场各位,你们有人跟鬼神打过交道吗?”

大家面面相觑。跟鬼神打过交道,要真有这种猛人,还能在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