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擅符;招摇山派善剑,庄晓梦就是招摇当代的传人;泺水派精于五术之一的医道,不过传承已经……”韩明亦顿了一下,才说继续道,“至于我们即将去到的女几山派,他们自古所善的,是‘卜’。”
叶何理解地点头:“他们也是像你那样用六爻来卜卦的吗?”
“是也不是。从古至今,卜术其实发展出了许许多多的流派,易道六爻丶大小六壬丶奇门遁甲丶梅花易数丶紫微斗数……各类常见的不常见的卜筮之法,女几派几乎都会。不过其中他们最擅长的,应该还是从卦辞爻辞出发的丶最原始最本真的易道。”
“卦辞爻辞?”叶何回想了一下自己最近读过的书藉,“八宫六十四卦的卦辞,和三百八十四爻的爻辞?”
“对。”韩明亦颔首,随手从衣兜里取出一个钱夹,随手抛了抛,“我虽然也用六爻,但多数时候走的是京房一脉的方法,也就是六亲用神丶五行动变丶生克冲合的那一套,我排卦之后需要看很多东西,不会仅从卦爻辞出发。而扶桑若木他们,摇出卦来会直接解读卦辞爻辞,再根据彖辞丶大小象进行推演,整体流程比京房六爻简单得多。”韩明亦将钱夹放回兜里,对叶何道,“而简单就意味着困难。要知道,《易》书文辞精简,每句爻辞多不过二十来字。要从这么几个字中间挤出卦解来,是相当困难的,非常容易算错——至少对于我来说是这样。”
“原来如此。”叶何认在最近一个多月内,工作忙项目之馀经常读卜筮易道有关的书籍,因此已经能完全听懂韩明亦所说的内容了。他读过《易》,甚至萌生了请韩明亦教自己算卦的念头,不过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还没跟他提。叶何消化完韩明亦的话,忽地问道,“对了,亦哥,那熊山派擅长的是什么呢?”
“奇门。”
“奇门遁甲的奇门?”
“对。”韩明亦不假思索道,接着忽地一顿,摇了摇头,“不过熊山派已经消失了二十多年了,大概已经和泺水派一样,传承断绝了吧。”
两人聊着天,不知不觉地走了大半山路。中途路过一处山坳,叶何看见山石缝隙之间,支着许多树枝,有长有短的,卡在山峰之中。
“这是支山棍,一种简单的祈愿风俗。木棍支在巨石下,比喻不被困苦磨难压弯腰,生活事业能够一帆风顺。”韩明亦解释道。
叶何听完,当即在路边捡了两根树枝,一根支入石缝中,一根递给韩明亦:“来,入乡随俗。”
韩明亦笑了,接过木枝,摆在叶何的树枝旁边,半认真半玩笑地琢磨道:“风俗是我给你讲的,但蜀川是你的故乡,不知道我们俩算谁随谁。”
说到最后三个字的时候,韩明亦平翘舌打结,引得叶何笑出了声。韩明亦脸上的笑容也不由自主地扩大了一些。他们继续一边上山一边聊天。
两人踩着青石板台阶,顺着蜿蜒盘曲的山路上行,聊天谈笑的内容从易经八卦到支山棍,从支山棍到最近的工作生活。叶何聊起工作室之前接的某个网剧的视觉项目,韩明亦说起兴远大楼风水馆近期的生意。两人从云锦聊到各自的故乡。韩明亦顺口问叶何,拜访完青云观之后要不要趁着假期回趟老家。叶何说要的,要回去看看母亲。他顿了一下,问,你去吗亦哥?韩明亦想都没想就点头,当然,都来蜀川了,肯定要去拜访一下阿姨的。
不久,青云观的青石山门近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