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此,胤朝的一家庙宇之中,多了一位潜心修行的女僧人。这女僧话极少,从不与他人来往,只是每日虔诚地抄诵经文,跪于蒲团之上为人诵经祈福。
僧人中有好奇心重的,趁这女僧离开后凑过脑袋去看,只见到什么“姜家万安”的字眼。胤朝只有一个姜家,僧人知道此事八成又是一桩高门恩怨,便也不敢细问,只冷眼旁观。
谁料这女僧风雨无阻,终于在有一日的暴雨后,摔倒后再没爬起来。
庙宇的主持按照姜家的嘱托,在后山给她立了个坟头,没让她落得个曝尸荒野的下场。最终,姜莺莺与姜家的恩怨,在身死后一笔勾销。
时间拉回到姜老太去找侯爷算账那日。
侯爷见姜老太轻易发落了姜莺莺,不由得两股战战,面上露怯,不知道姜老太打算如何处置负了姜家女的自己。
姜老太道:“我儿已身死,便与侯爷再无姻亲之说。此后桥归桥,路归路,侯爷姻亲自由,我姜家绝不干涉。”
侯爷哪里还听不懂姜老太的语中之意,这话明面上是放他姻亲自由,言外之意却是“你不再是我亲家,但你要胆敢再娶,休怪姜家不客气”。
侯爷在姜老太的威压下惊出了一身冷汗,连忙讨饶道:“我与贵女本是情投意合,是被这奸人从中挑拨,才因此生了嫌隙。薛某此生愿意为了守住姜家清白,终身不再另娶。”
这话虽然强词夺理,把负心的责任全都推在姜莺莺的身上,却也正中姜老太下怀,若侯爷说到做到,终身不再另娶,以示对姜家女的敬重,姜老太也愿意放他一马。
姜老太冷哼一声,道:“随你吧。”
只不过,姜家虽然没有打击报覆,朝野之中,却还有无数仇家盯着侯府。没了姜家在朝廷中的帮扶,侯爷在几次被参后逐渐失了圣心,成了朝堂上的边缘人物。
侯府逐渐式微,此后不再话下。
却说那日姜老太在侯府出尽了风头,抢尽了威风,却没有任何快意恩仇的爽感。
姜老太在丫鬟的搀扶下,一步步走出了侯府,在坐上回家的轿子上时,才终于露出了那不轻易示人的脆弱。
姜老太的眼角,划下一行热泪。
“我儿,终究是娘害了你呀。”
姜老太一辈子与人为善,却因为一次善念错信他人,葬送了女儿的生命。这成了姜老太终身的悔恨,永远没有偿还的可能。
某日,白桦的小饭桌突然收到一包沈甸甸的银两。
白桦垫了垫手里头银子的分量,便知道这包银两出自于谁。除了薛游这个不差钱的主,谁还能这般大方。
果不其然,白桦在角落处找到了薛游的落款:“大恩不言谢,薛。”
自送来那包银两以后,薛游再也没有来过白桦的小饭桌。
一是因为侯府家道中落,薛游再不能像从前那般出手阔绰,二是因为白桦的小饭桌曾经看到过薛游隐秘的心事,薛游虽然心存感激,但到底做不到坦荡从容。
白桦的小饭桌又只剩下了孙瑞和陆昭两人,白桦依然尽心给这二人做着吃食。
今日的饭后甜点,是炸得酥香入味的香芋地瓜丸。
不同于现代人常吃的速食,白桦所做的香芋地瓜丸完全是纯手工制作,用得真材实料,吃得绝对放心。
白桦搟面时混入了大量的地瓜,让丸子的外衣变成真实的橙黄色。同时,白桦又用芋头和紫薯搅碎成泥,作为丸子的馅料。
如此做出来的香芋地瓜丸,每一口的香甜都来自于食材本身的甜蜜,每一口的美味都是来自于白桦对烹饪的上心。
看着两个小团子吃得开心,白桦却陷入了两难的问题。
白桦本不是个善于经营之人,昨日一算账目,小饭桌营业至今,竟因为食客稀少,陷入了生存危机。
若是因此降低餐食质量,未免对信任他的陆昭和孙瑞不公,也有愧于白桦身为国宴传人的良心。若想维持现在的餐食质量,那便需要吸纳更多食客平摊运营成本,才能在不降低餐食质量的情况下,将小饭桌继续运营下去。
这该怎么办呢?
白桦眉头紧锁,忽然脑子一转,想到了一个妙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