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大部分的钱却让这商人赚去了,憨厚老实的村民们就想不明白了。
有点小钱,过点好日子,就足够让大部分村民满足了。因此双方合作了这么多年,村民们也没有发现出来不对劲。
刘书恒的家里,便是一户栗农。
要知道,栗子的生长环境相当严格,需要控制栗树的温度和土壤的ph值,适度使用大棚帮助栗树度过严冬的同时,适度使用化肥调节土壤的酸碱性,达到理想中的最佳种植环境。
这些种植经验错一点都不行,都有可能直接导致最后栗子口感不好,结果率低到可怜的悲剧的发生。
好在刘书恒所在的村落世世代代都种栗树,如同贾思勰所着《齐民要术》一般,由村里的读书人写下了祖宗们种栗树留下来的经验,从此代代相传。
刘书恒小的时候,阿爹和阿娘总是亲昵得不行。每次趁他出去找别的小夥伴玩耍,就偷偷去屋子里窸窸窣窣地不知道在干嘛。
有次刘书恒出门晚了,刚巧就听到阿娘在屋里传出十分满足的声音。
我们的小书恒的小脑瓜一转,就用为数不多的知识,迅速推理出了一个谬论:他的阿爹阿娘,肯定是背着他偷偷藏栗子饼吃了!
“爹,娘,我就说我不可能一口气把栗子饼全吃光了。你们肯定是背着我藏起来了,然后想趁我不在偷吃是不是……啊!你们在干嘛?”
于是,我们的小书恒毫不犹豫地推开爹娘的房门,正要斥责偷吃的爹娘,却被眼前的一幕留下了终身的心理阴影。
具体场景不方便描述,但从那一天起,我们的小书恒被迫一夜成人,懵懂的眼睛里从此染上了一层灰蒙蒙的雾色。
那天书恒的娘出于愧疚,让刘书恒小小年纪就看到了少儿不宜的场景,便满足了刘书恒的心愿,做了足够个把月吃的酥香板栗饼。
如今,正是寒冬腊月,便是在这个没有冰箱的年代,也不可能放坏,足够刘书恒想吃就吃,吃腻为止。
从此刘书恒便不用心心念念天天想着吃栗子饼,出去玩耍之前还要惦记着栗子饼。
“要是早给他做不就好了,也不至于让他撞破我们……那档子事。”
刘书恒的娘一脸幽怨。作为为人父母,书恒娘很担心自己没有给孩子带来正确的教导,在床头垂头丧气了半天,也没理在一旁等得心焦的书恒爹。
书恒爹终于忍无可忍,一个翻身便把书恒娘卷进被褥。
书恒娘正要挣扎,却听书恒爹用清醇的嗓音在她的耳边说道:“你这么担心书恒学坏,我们给他生个妹妹,书恒还是小孩子嘛,等以后有了妹妹,注意力肯定就全被小妹妹带跑了,他就没工夫关心我们的事情了,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书恒爹的声音充满了蛊惑,拥有蛊惑人心的魅力。
书恒娘正待思考,话是这个道理吗?怎么哪里怪怪的?不一会儿,书恒娘便被书恒爹彻底扰乱了心智,现在想这个干什么?
一会儿再想吧。
然后就再也没想起来过。
等到来年,刘书恒怀中抱着洋娃娃一般的精致妹妹,连村里的小夥伴都不去玩耍了,只一心一意守在娘的身边。
一得空便捏一捏妹妹吹弹可破的小脸,跟妹妹讲着从村里说书人口中听到的奇闻异事。
说来也是奇怪,刘书恒的妹妹原本是不识字丶听不懂话的年纪,却还是被刘书恒惟妙惟肖的表情给逗笑。
隔壁的阿娘见了这兄长逗妹妹开心的场面,都说要是哪天村子里的说书人招徒弟了,他刘书恒肯定是能当说书人的关门弟子。
因为有了妹妹,刘书恒哄人开心的本事日渐增长。刚刚束发的年纪,便把村里最漂亮的姑娘给哄到了手。
村里落后,还没有发展出来订亲这个说法。双方父母坐在一个桌上吃顿好饭,吃美了,谈妥了,这桩婚事便促成了。
没有任何的契约的承诺,却从古至今,没有出现过一桩悔婚。
这便是信任到极致,无需任何文字。
从前刘书恒最盼望的事情便是妹妹长大,可以独当一面做大人,不再需要自己的庇佑也能快乐的生活。如今,刘书恒最盼的却是那新婚美酒,洞房花烛之刻,这无疑是村里每个男人的终生梦想,谁都不能免俗。
可偏偏天不遂人愿,在刘书恒和新婚妻子喝交杯酒的时刻,一切突然发生了变故。
一夥征兵的人强硬地闯了进来,甚至损坏了这对新人为了添喜刚刚挂上去的红灯笼。陌生人群的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