件出厂的产品都能达到行业内的顶尖标准,经得起市场的考验。
然而,这些雄心勃勃的改革方案却遭到了古老总的强烈反对。古老总认为李德法的方案过于激进冒险,如同在平静的湖面上投入巨石,会引起员工的强烈抵触情绪,进一步扰乱原本就脆弱的生产秩序,影响生产进度。
在一次关于生产流程优化的激烈讨论会上,两人的矛盾彻底爆发,犹如火山喷发。古老总涨红了脸,扯着嗓子大声吼道:“李总,您的方案简直是异想天开,根本不切实际!工人们已经习惯了原来的工作方式,您这样突然大刀阔斧地改革,他们怎么能适应?这只会让我们的交货期更加遥遥无期!” 古老总心里想着,自己绝对不能让李德法轻易得逞,必须想尽办法给他设置障碍,让他知道在环宇机械,还是自己说了算。
李德法毫不退让,他目光坚定,声音洪亮地回击道:“古老总,如果我们一直因循守旧,不愿意迈出这艰难的一步,那环宇机械将永远被困在这黑暗的深渊,无法重见光明!我们必须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才能杀出一条血路!” 李德法深知改革的道路布满荆棘,但他已经做好了破釜沉舟的准备,绝不退缩。
会议室内的气氛紧张到了极点,仿佛一根即将断裂的弦,其他管理人员都噤若寒蝉,不敢出声。
与此同时,车间的诗朗老厂长也陷入了左右为难的困境。他在环宇机械辛勤工作了数十载,对这里的一草一木、一钉一铆都有着深厚的感情。这次重回环宇,他本想发挥余热,为企业再做贡献。但李德法的改革浪潮让他感到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和权威受到了巨大的冲击。诗朗内心纠结万分,不知该如何在这场变革的洪流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是顺应潮流,还是坚守过去的传统。
私下里,古老总找到诗朗抱怨:“这李德法完全不顾实际情况,一味地追求改革。他这样做,只会把环宇机械搞得鸡飞狗跳,分崩离析!”诗朗沉默了许久,深深吸了一口烟,缓缓说道:“古老总,也许李总有他的长远考虑,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员工们的感受。改革需要循序渐进,不能操之过急。”
在李德法的强力推动下,部分改革措施开始小心翼翼地试点实施。但正如古老总所担忧的,新的流程和要求就像一阵狂风,吹乱了员工们原本的工作节奏。他们对新的标准和规范感到陌生和困惑,工作效率不升反降,交货期再次无情地被延误。
总部的任务管理部门心急如焚,多次来电询问交货情况,语气一次比一次严厉,措辞一次比一次尖锐。面对总部的巨大压力,李德法心急如焚,夜不能寐,而古老总则在一旁阴阳怪气地冷嘲热讽,暗自偷笑。
在又一次的高层会议上,李德法心急如焚地提出要增加人手,特别是在关键的生产环节,以提高生产效率,追赶交货进度。古老总却不以为然地反驳道:“增加人手?那人力成本怎么办?李总,您只考虑速度,不考虑成本,这可不是长久之计,会让公司不堪重负的。”
李德法斩钉截铁地说道:“如果不能按时交货,我们失去的不仅仅是眼前的这点成本,还有未来广阔的市场和公司的声誉!这是关乎企业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我们不能因小失大!”
尽管两人争论不休,互不相让,但为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还是不得不做出了一些妥协和调整。
然而,环宇机械内部的问题根深蒂固,并非一朝一夕能够解决。员工们的消极怠工情绪依然如阴霾般笼罩着整个车间,老员工们沉浸在过去轻松悠闲的工作氛围中,对新的改革措施充满了抵触和反感;年轻员工则感到迷茫无助,不知道企业的未来在哪里,自己的前途又在何方。
李德法每天都在车间和办公室之间奔波忙碌,马不停蹄,试图解决一个又一个接踵而至的问题。他的头发渐渐花白,身体也日益疲惫不堪,但他依然没有放弃,心中的信念之火燃烧得更加旺盛。
一个万籁俱寂的夜晚,李德法独自坐在办公室里,望着窗外璀璨的星空,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他知道,自己来到环宇机械是为了迎接挑战,也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但如今的局面远比他当初想象的要艰难得多,让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和困惑。
最终,他深吸一口气,拨通了集团副总裁的电话,详细而诚恳地汇报了环宇机械的现状和自己的改革思路,希望能够得到总部更多的支持和理解。
电话那头,集团副总裁沉默了片刻,然后语重心长地说道:“李总,我了解了您说的情况,总部会认真考虑您提出的问题和解决方案的。但您也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