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清淇往事 > 第126章 清淇困境盼新生,远大入局启新程

第126章 清淇困境盼新生,远大入局启新程

的股份控股清淇公司,星河集团则持有 49% 的股份。双方还就人员安排、财务管理等其他合作细节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并顺利签订了合作协议。

这一消息传来,对于清淇公司来说,无疑是黑暗中透进的一丝曙光。廖总得知这个消息后,心中五味杂陈。他在清淇公司已经待不下去了,内心深处恨不得马上离开这个是非之地,重操旧业。在他看来,或许只有回到自己熟悉的领域,才能找回那份得心应手的感觉。

在离开前的一个晚上,廖总约薛强来到了公司附近的一家小酒店。这家小酒店虽规模不大,但装修得古朴典雅,木质的桌椅摆放得整整齐齐,墙壁上挂着的一幅幅老照片,无声地记录着这座城市的变迁。暖黄色的灯光柔和地洒在每一个角落,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宁静的氛围。店里播放着轻柔舒缓的音乐,顾客们小声地交谈着,偶尔传来几声欢快的笑声。

廖总身形较为肥胖,一坐下便开始微微喘气,额头上瞬间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他拿起酒瓶,动作稍显笨拙地为薛强和自己斟满了酒,酒液险些洒出一些。此时,他的脸上已经布满了汗珠,在灯光的映照下闪烁着晶莹的微光。他端起酒杯,深深地叹了口气,声音中带着一丝疲惫与无奈,眼神中透露出迷茫与失落:“薛强啊,我搞企业策划这么多年,理论上很多问题都有解决的办法,可为什么实际结果却总是不尽如人意呢?”

薛强端起酒杯,和廖总轻轻碰了一下,仰头喝了一口酒,眼中满是感慨,微微摇头说道:“廖总,你要离开了,我也马上要退休了。我一直都很支持你,既然你今天来问我,那我就把我的想法毫无保留地告诉你。我觉得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分析。”

“首先是角色错位的问题。理论和实战根本不是一回事。你主要擅长逻辑推演,总是在假设的特定条件下进行分析和策划。但企业老总需要具备的是动态应变能力,要能够随时随地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调整。这就像马克思哲学里说的,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我们的策略也必须随之变化。”

廖总微微点头,陷入了沉思,汗水顺着他的脸颊不断滑落,他抬手随意地抹了一把。接着又喝了一口酒,此时他的脸已经泛起了红晕,眼神中透露出思索的神情。薛强接着说道:“还有就是逻辑矛盾。你们在做决策的时候,总是想着要找到最优解,认为自己的那一套方案是完美无缺的。可企业决策哪有那么简单,要解决各种各样复杂的问题,很难有完美的答案,也不存在绝对的最佳解决方案。在实际操作中,往往需要我们权衡利弊,做出妥协和取舍。”

“再者是能力断层。你看看咱们清淇公司现在的资源状况,要钱没钱,要人没人。技术方面,要产品没产品,要技术无技术,在这样的情况下,怎么能打硬仗呢?就算有合同产品,也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完成生产任务。”

“另外,管理方面也产生了真空。公司虽然制定了很多管理制度,但对于特殊人物、特殊情况,根本无法进行有效的管理。就拿伍仁思来说,他的所作所为我们根本无法控制,最终导致了今天的局面。而普通员工的管理其实是最简单不过的,只要按时发工资,他们就会按照要求去做事。”

“最后,主动驾驭风险的能力太差。公司这么多年来,一直都是在被动地应付着各种问题,没有提前预知风险的能力,有了问题也没有有效的解决方案。当然了,这些问题也不能全部怪你,不过你也可以在你的企业策划课里再添新的一页了。”

薛强顿了顿,又接着说道:“我再给你举个例子,就说人才方面。原来清淇还是国有企业的时候,从 80 年代到 90 年代,技术部门人才济济,有十几个人呢,涵盖了技术、工艺等各个方面。光一类本科(江南大学)毕业的就有 5、6 个人,其他大学毕业的也有四五个,大专毕业的在那时也很厉害,有 6、7 人。他们都是从车间实习慢慢成长起来的,所以我们开发出了国内第一条大曲酒酿造联合机,第一条造纸生产线,第一条风干机生产线,还自制了封头压制模具几十套,甚至开发出了苏北第一台压制封头的 500t 水压机。可你看看现在的清淇公司,技术部门就只剩下我这个将近退休的老员工,还有个把技术员。人才流失太严重了,这也是公司衰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廖总听后,一脸感慨,又给自己倒了一杯酒,一饮而尽。他的眼眶渐渐泛红,声音也有些哽咽,双手不自觉地握紧了酒杯:“我来公司的时间不长,但也注意到了许多问题,比如你刚才说的这些。这些问题都需要时间来解决,可惜市场竞争这么激烈,根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