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风水秘术传录 > 第63章 安徽九华山

第63章 安徽九华山

踏出九华山的那一刻,天色已微微泛白。然而笼罩着山间的迷雾依旧未散,仿佛有什么东西在暗中窥视他们。林墨回头望了一眼,九华山的轮廓隐没在浓雾中,仿佛一座沉睡的巨兽。

“我们刚才遇到的感染者,可能不是个例。”罗雨琪低声说道,“赤月神的力量似乎在扩散,范围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广。”

“如果不找到其源头,恐怕不仅仅是这里,连附近几个省的山脉生态都会彻底被毁。”吴教授神情凝重,“而这,还只是开始。”

,!

林墨点了点头,取出随身地图摊开在地上。地图上,九华山与昆仑山之间被河西走廊连接着。穿越大西北的古丝绸之路,仿佛一条古老的生命之脉。

“从九华山到昆仑山,少说也有三千公里路程。”罗雨琪扶着额头,“我们必须规划好路线。”

河西走廊的传说

“我们先经过河西走廊吧。”吴教授提议,“那里不仅是历史文化的交汇点,也藏着无数未解之谜,或许能提供一些有用的线索。”

提到河西走廊,林墨脑海中浮现出一系列关于此地的灵异传闻:曾有人在戈壁滩上看到夜间出现的“诡异绿火”,还有游客声称在莫高窟的某个封闭石室内听到诵经声,甚至有古老传说称,河西一带的某些遗迹是“通往另一个世界的大门”。

“不过,越接近昆仑山,危险可能越大。”罗雨琪冷静地说道,“传闻中,昆仑山不仅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还是许多超自然现象的集中地,比如‘昆仑虚’和‘死亡谷’。如果赤月神的力量与这些地方有关,我们得做好心理准备。”

迷雾中的发现

队伍沿着山间小路缓缓下行,林墨突然注意到不远处的一块石碑,碑文已经模糊不清,只能辨认出“警戒区域”几个字。

“这是……之前没见过的标记。”陈戈皱眉,“会不会是守护神留下的提示?”

罗雨琪蹲下检查碑石,发现其背面刻着一个复杂的符号,那符号看似杂乱无章,却隐隐透露出某种规律。

“这应该是某种古代秘术的符文。”吴教授仔细观察,“有点像藏传佛教中的‘守门咒’,是用来隔绝邪祟的。”

“如果这里曾经有封印,那说明赤月神的力量可能已经侵蚀了九华山周围的地带。”林墨冷冷地说道,“时间紧迫,我们不能再拖延了。”

前往河西的准备

回到山脚的村庄后,队伍短暂休整了一夜。在村里,他们听到了一些关于附近奇异现象的传闻。

一名年长的村民提到:“前些年,有考古队在附近发现了某个古墓。那些人进去后没多久,就再也没出来过。后来有人试图靠近,结果听到古墓中传来的诡异钟声。自那以后,这片区域就被列为了禁地。”

“还有人说,古墓里的钟声其实是某种警告。”另一位村民补充道,“可能是你们要找的东西。”

林墨将这些信息记在心里,但并未表现出太多情绪。他知道,这些传闻或许是真的,但要亲眼看到才能确认。

神秘的地图标记

次日清晨,队伍启程前往河西走廊。他们选择的第一站是嘉峪关,这里不仅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更有一段不为人知的传说。

“嘉峪关的‘阴兵借道’传闻你们听说过吗?”吴教授在路上问道。

罗雨琪点点头:“据说每到深夜,关城附近会出现整齐的脚步声,但当人们赶过去时,却什么也看不到。当地人称这是古代士兵的灵魂在巡逻。”

林墨微微皱眉,感觉到一丝不安。他始终认为,这些灵异现象可能不仅仅是传说,而是赤月神力量在历史中留下的某种痕迹。

戈壁深处的异常

经过长途跋涉,队伍终于抵达了河西走廊的腹地。戈壁滩上空无一物,只有延绵的黄沙和远处若隐若现的山脉。然而,当他们接近一个古老的烽火台时,空气中却弥漫着一股腐臭味。

“这地方,感觉不太对劲。”罗雨琪低声说道,手握符咒,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情况。

烽火台周围散落着一些破旧的石板,像是古代士兵留下的遗物。然而,当林墨仔细检查时,他发现石板上刻着一些诡异的图案,看似某种献祭仪式的记录。

“这些石板不是普通的遗物。”吴教授的脸色变得更加严肃,“这里可能是某种古老仪式的场所。”

突然,远处的沙地中传来一阵轻微的震动声,像是有什么东西在地下移动。

“大家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