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生怕自己被那帮人给比下去,就不再是廖永明心中最得力的干将。
所以,即使李堃这帮人跟随廖永明之后已经赚了很多提成了。
即便2月19号就是除夕就要过年了,而且还是他们长这么大即将过的最肥的一个年。
可李堃这帮人也丝毫不敢放松。
反而更加积极的到外省去跑业务。
结果这就导致,越临近过年,廖永明的批发市场反而就越发的热闹,跟廖永明合作的国营工厂也越来越多。
到小年的时候,搭帐篷或活动板房,在廖永明的批发市场定点儿搞批发的国营工厂,就已经超过四百家了。
这下都不用一号徐瑞丰发话,更不用廖永明找人打广告。
h省甚至是周边几个省的省报的记者,就都排着队的天天来廖永明的批发市场找素材、做采访。
报纸上有批发市场的相关报道、广播里也几乎天天都会提到批发市场。
结果这一通宣传下来,批发市场就更加热闹了,来这儿的人也更多了。
甚至官方都没来得及拨款,给通往批发市场的道路铺路。
批发市场附近就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群众,用脚给踏出来了好几条路。
其中紧邻批发市场出入口的两条路,一条已经成为了省城着名的小吃街。
而另一条路,则给省城部分没有工作却有手艺的人,也提供了为人民服务,同时也能赚钱的场所。
最要命的是,之前廖永明帮李堃他们在附近租房的两个村子。
竟然开始发动所有村民,大冬天的也要开垦土地。
非要将他们两个村的土地都往廖永明的批发市场这边扩张。
因为这两个村的村长下意识的觉得,只要他们村能靠近批发市场。
不仅能方便村里人赚点小钱,说不定还是他们村的村民能够翻身改命的唯一机会。
要不是此时国内还没开放房地产,没有上面的批示私人轻易不能买卖和租赁土地。
否则的话,批发市场周边的土地,肯定会被一些有超前意识的人给瓜分了。
其实廖永明就已经对此有了想法。
看着越来越热闹的批发市场,廖永明感觉就像是在看以后的商业中心似的。
所以如果他能跟徐锦晟再商量商量,把批发市场周边的地再租上一些,然后盖成旅店或是住宅楼的话,那他岂不更能赚大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