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廖永明又陷入了深思,赵海平更着急了。^衫+叶·屋\ ·已?发-布¨罪′辛*璋*劫*
他倒不是不关心廖永明。
实在是无论是自家媳妇儿还是批发市场,赵海平哪一个都割舍不下啊!
“不是吧,三弟?
你还真打算往那方面考虑啊?
那个那个,我也不是不支持你追求那个什么所谓的梦想。
但是去鹏城这事儿吧,我觉得最好还是从长计议。
就像你大姐刚刚建议的,哪怕两年后再去也行啊。
两年之后想必你也做好了准备,咱的批发市场应该也搬迁并建设完了,生意也能重新进入正轨。
我觉得到那个时候,你再去鹏城也不迟,就算让我陪你一块去也没问题。”
可惜这一次,廖永明依旧没有及时给赵海平回应。
因为他突然有了一个新的想法。
有没有那么一种可能,他可以带着这回的,很有可能算是巨额的拆迁补偿款,首接去鹏城进行投资?
如果这样可行的话,那他或许还真能去鹏城大展一下拳脚。
鹏城那是什么地方?
那可是如今全国最前沿的城市了。
鹏城的发展速度,根本就不是其他城市能比的。
如果他能带着那么一大笔拆迁补偿款,去鹏城好好投资一番。¨搜.餿′暁^税′罔^ +更¨歆?罪¨快?
不知有没有可能,他也有机会真正赶上时代的这波最大的浪潮,成为像他上辈子听说过的那些响当当的生意人?
要真能那样的话,岂不是说未来他的儿孙,不仅仅能成为普普通通的富二代、富三代。
估计往后他世世代代的子孙,都在他的庇佑下,从此永远站在比其他人更高的起点。
而他自己则能真的被青史留名,最起码能被子孙们世世代代铭记。
说起来,除了为国为民做出重大成就之外。
这也能算得上是一个普通人,能达到的终极成就了。
想到这儿,廖永明还真有一点儿心潮澎湃。
要不……他就去鹏城闯一把试试?
反正只要他把握好一个原则、一个底线,那就是以后绝不轻易再动用,零食工厂和旅店每年的收益。
而他去鹏城想要投资,只动用即将拿到手的拆迁补偿款。
那么无论他怎么折腾,最起码他都能确保自己一首立于不败之地,永远能给家人、自己和子孙留有后路。
想到这些,廖永明不仅心里踏实多了,也忽然感觉自己有了点儿方向。
虽然他还不知道自己去鹏城之后,除了找机会开“廖鲜鸡”炸鸡店之外,他还应该做哪些生意。,3/3.k?a¨n~s_h,u¨.\c`o-m_
可他却能循着上辈子看到过的,那些大佬走过的路径走个试试啊!
唯一让廖永明觉得有点儿可惜的就是,上辈子有关那些大佬的发家史,当初他都是当做故事而己听着玩的,所以根本没怎么入过脑子。
他顶多记得,有人是卖大米发家的、有人是倒腾玉米发家的、有人是靠走私什么电子设备、卖什么通行证还是什么证发家的。
还有就是,有人是靠干房地产发家的。
那些大佬究竟是从哪一年开始干的,具体又是怎么做的,廖永明虽然并不清楚。
可他却可以一点点,选择几个方法尝试一下啊。
正好他还能拿这些来做个实验,验证一下一首困扰他的拆迁的问题。
如此想来,去鹏城或许还真是个不错的选择。
只是鹏城再好,廖永明也不可能说走就能走。
他至少要先处理好眼下的事儿。
首先,他想拿走拆迁补偿款去鹏城投资。
那么,这个批发市场怎么处理最好?
他是否还应该继续开批发市场?
毕竟继续开批发市场,不仅会把大姐夫赵海平拴住,更需要源源不断的投资、建设。
这也就意味着,他不能动用全部的拆迁补偿款,拿到鹏城去投资。
可如果不开批发市场的话,不仅会让大姐夫赵海平失望,也意味着廖永明之前做的所有努力也都白费了。
更重要的是,那些相信他、支持他、跟随他的,依靠批发市场赚钱养家的人,又该何去何从?
就比如说从一开始就积极跑业务的李堃等业务人员。
还有负责开货车送货的赵海涛、赵海波。
以及那些在批发市场设批发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