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慕之色。
红楼中的女孩子要比男子出色的多。
可谓是钟灵毓秀,集造化于一身。
宝钗又是其中的佼佼者,读书,诗,词,样样精采。
她推荐给宝玉的寄生草一折,也是全书最为精彩的一首散曲。
“漫揾英雄泪,相离处士家。”
“谢慈悲,剃度在莲台下。”
“没缘法,转眼分离乍。”
“赤条条,来去无牵挂。”
“哪里讨,烟蓑雨笠卷单行,一任俺芒鞋破钵随缘化!”
这首散曲可以说是清散曲中极为精彩的一首。
由宝钗推荐,宝玉吟出,可以说是极为精彩的一幕。
当然,小儿女吟哦,会给人一种为赋新词强说愁的违和感。
不论如何,宝钗的鉴赏能力,由此可见一斑。
或许宝钗的灵慧秀气和林下风致不及黛玉。
但她的大气圆融,见事精明,为人良善,又是强过黛玉。
就是因为她太过聪明和太会做人,给人一种虚假的感觉。
黛玉初时不了解时,对宝钗也有过误会。
后来也是通过对话,将这一段心结揭开。
两人自是好姐妹。
后来的事,也是因为贾母和王夫人,薛姨妈斗法。
涉及的是权力与家族。
和这几位少女本身没有关系。
错也不在宝钗。
她的下场,也不强过黛玉多少。
此时的宝钗当然想不到几年后的事。
薛家此次北上,一则是要将薛蟠带离金陵,二来,是要更深一步依附贾家和王家,不能留在金陵是非之地。
三来就是将宝钗名字纳入秀女名单,看看有无机会入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