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 > 第182章 赐婚

第182章 赐婚

别说那些媒人和女方自己觉得不配,便是卜氏也觉得实不相宜。

但低不就,又高不成。

毕竟贾芸根基浅薄,真正的勋门大户还在考虑。

这一次,肯定是够了。

知道贾芸的新动向之后,最顶尖的勋门都会动心。

忠顺王也笑了,说道:“宗室女你别想了,你这等要做大事的不宜尚主。”

贾芸当然点头。

开玩笑,驸马都尉也就和伯相等,还不准做官,不准有实权,不是破落户,哪个男的愿当驸马?

一辈子没有实权就算了,纳妾也受限制,平时还不知要受多少气。

“景和一脉武勋不可,在朝的景和旧臣文官家族也不可。”

忠顺王也是有些头疼。

这么一算,只能娶西王八公一脉的?

这也不太好。

原本贾家和这些开国武勋家族绑的太深,所以从太宗到景和朝,其实一首是在限制贾家。

当时的贾家多名族人在军中效力,开国两国公,后来又有一国公,一节度。

论声势还在现在的赵国公府之上。

被忌惮打压是很正常的事。

好不容易把贾家压下去,现在又发觉压的太狠,局面失衡。

这也是贾芸能得到扶持的原因之一。

勋臣集团最好是有多个利益集团,彼此争斗,但又斗而不破,这才是最好的状态。

所以贾芸这个后起之秀,也不宜和开国一脉的哪家勋贵牵扯太深。

忠顺王嘴角扯了扯。

这小子,婚事也不容易啊。

“罢了,还有一段时间,容本王和皇兄替你慢慢物色吧。”

这么一说就是要赐婚。

女方没得推,男方也一样没得推。

没听说赐婚还有推辞的。

忠顺王为难,贾芸也是无奈。

他总不能说自己相中的是黛玉,宝钗,宝琴,湘云,可卿,还有那些丫鬟……

说出来,忠顺王怕不要动手打死他。

想的美!

这个只能位至王公之后再考虑了。

按制,亲王有一正妃,两侧妃,还有贵人若干人。

郡王是一正妃,一侧妃,贵人若干。

国公可有一名国夫人,一位侧夫人,如夫人若干人。

若贾芸获封国公,娶一个金钗为国夫人,一个侧夫人,丫鬟为如夫人,皆大欢喜。

若得郡王,一正妃一侧妃,还有贵人若干,这个位份,安排金钗绰绰有余了。

宝钗进京,无非也就是想入宫,初入宫,能得昭仪之类的女官就不错了,贾元春入宫多年,还是天子想拉拢贾家才给的机会。

哪有那么容易为嫔为妃?

天家的嫔妃,若前明时是一法,俱用贫家女,外戚无力,极少跋扈,也很难形成势力集团。

若如两汉,那就是外戚和宦官轮流秉政。

最后东汉被掀桌子,就是外戚大将军何进想先掀桌子。

尽诛宦官,全面投入士人,何进最蠢的不是调外兵入洛阳,而是蠢到玩单边主义,真正的权臣玩的是制衡,而不是全面倒向一边。

就算外兵入城没出大乱,何进没死,尽诛宦官成功,此后他这个跛脚将军还怎么治理天下?

权柄还在他手中吗?

当然不在,是在士人手中。

此后外戚当国的例子不少。

隋文帝杨坚就是以外戚篡国,唐朝虽无外戚篡国,但先后有长孙氏为重臣权臣,又有武氏外戚为患,接着又是中宗皇后韦氏为祸,肃宗,德宗,敬宗皇后外戚也不是良善之辈。

得到中唐之后,藩镇强势,中枢弱势,才没有外戚为患。

宋之外戚也是盘根错节,曹氏,高氏,都是高官显贵盘踞朝堂。

到了明朝,朱元璋在外戚的事上是用了心。

早年杀驸马,用意是官民一体,但算是将驸马按死了。

公主也无权柄地位。

后妃一开始和勋贵联姻,后来就是只挑小官吏或百姓之女。

大周不同,开国就是文武并重,武勋地位一首不低。

也是因为外有强敌造成的。

很多王朝开国之后,最多十几二十年,拔剑西顾心茫然,没有对手了。

秦初始皇再好大喜功,三十万秦军守北方匈奴,南方赵陀镇南方,还有部分秦军镇六国,关中。

虚内实外,大量秦军戍边,造成了六国旧地空虚,始皇死而地分,这应该是当时诸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