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首以为林妹妹和自己才是天作之合,未来肯定是要结亲的。
冬围炉赋诗,夏游园,春踏青,秋扫落叶,举案齐眉,何其幸福。
还有诸姐妹,肯定要常相往来,最好姐妹不出嫁,永远住一起。
还有诸多丫鬟,也是要常伴左右,一个也不放走。
现在这美梦如肥皂泡一样,被人轻轻一戳就破了。
宝玉此时眼中满是疯狂之色,是因为他发觉自己毫无能力,既留不住黛玉,也保不住任何他想要的人。
贾母,贾政,王夫人……所有人都能随意左右他的人生。
这怪谁来?
漫说进士,现在宝玉能中个秀才,有考举人和进士的潜力,他的家族地位都大为不同。
甚至王夫人也会考虑宝玉的情感和前途,而不是要强行为了自己的情绪为难宝玉。
现在一切都晚了。
只是宝玉如何肯放弃,他思来忖去,对着己经一脸不悦之色的戴权道:“请戴公公回奏陛下,贾芸和林姑娘辈份不对,林姑娘比他长一辈!”
“废话。”戴权觉得贾家这帮子真是疯子,怪不得皇帝极端不喜欢他们,当下拂袖斥道:“无知小儿,贾芸和你们这一支都出五服了,何况林姑娘是外姓人,根本不算在内,胡说八道不知所云!”
贾芸这一辈和贾家荣国一脉就算出了五服。
还是族亲,但也可以不算一家人。
就算嫡脉造反举族族诛也诛不到贾芸,因为出五服就不算法律意义上的同族。
“哈哈哈,都是假的,衔玉而生,富贵公子,人人疼怜,都是假的……”
宝玉一切幻想破碎,形若疯狂。
一边顾不得袭人等人上前阻拦,一边扯下玉来。
“老太太是假的,太太是假的,连林妹妹也是假的……”
宝玉咆哮着,将手中玉重重摔落在地,砸的粉碎。
若此前,他扯玉时就有无数人上前阻拦。
可现在也就是袭人几个,别的都在一旁冷眼看着。
所有人都如在梦中。
一切都变了。
贾家嫡脉似乎没有什么变化,但又似乎有了天大的变化。
看着眼前一切,薛姨妈终于下定了决心。
“我的儿……”薛姨妈对宝钗轻声道:“贾家两府肯定是不行了,此后一切都应在贾芸身上,此人将来不能封公也是侯,按制,伯有一夫人,一名侧夫人,我看,咱们请人上门做媒,林姑娘是夫人,你委屈一下,当个侧夫人吧?”
侧夫人也是诰命,也被朝廷承认,还有品阶。
这和当妾是两码事。
宝钗也体会到了面红过耳的感觉,心如小鹿乱撞。
半晌过后,才低声道:“一切依娘所言,女儿并无主见。”
薛姨妈面露满意微笑,这女儿向来懂事。
要不是自己耽搁了……
算了,侧夫人也好,侧夫人也是夫人!
薛姨妈对眼前一切突然失去一切兴趣,又道:“这两天叫人去打扫,咱们还是住自己家去吧。”
黛玉一走,湘云也不常住,宝玉癫狂,宝钗也是对荣国府毫无兴致,当下也是点头答应下来。
……
隆正西年春,贾芸与黛玉,宝钗成亲之后,带上万车马,会同前方数十万民夫,开始修筑大宁卫城。
隆正西年秋,北虏三十万骑来犯大宁。
好在一卫城,十一军堡,七十多军台,三百余墩堡修筑完成。
且有西万六千驻军分驻各城守备。
贾芸急召境内所有丁壮编组为团练,其中多半是车行的车夫和伙计。
团练之事,上奏朝廷,并无人反对。
戍边之臣,原就有便宜行事的权力。
要是贾芸这点权力也没有,这个兵马使他没法干。
至隆正五年,留驻蓟镇兵马损失近半,贾芸一边上奏朝廷补充,一边扩充团练。
与此同时,东虏叩关,西边的北虏开始攻击宣,大,榆,甘等各镇。
朝廷无法全面补充,还好钱粮充足,虽忙不乱。
年尾时,贾珍诸多不法事发,宁国一脉被抄家,贾珍,贾蓉父子并尤氏,可卿等流放至大宁。
贾芸纳秦可卿为妾侍。
隆正六年,大宁卫扩军至七万人,同时秋初,北虏二十万骑来犯,此次大宁卫几无损失。
同年,贾芸封侯。
多出一个侧夫人名义,贾芸给了宝琴。
薛家靠的更紧,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