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提钱!都一个村的,你教人家一点点技术怎么能收钱呢?”
“我觉得得收。”
“为什么不收?”
桑宁和段知遇异口同声。
两人相视一眼,桑宁一擡手做了个“你请你请”的手势。
在联西村大部分人印象中,段知遇是个沈默的少年。
后来沈默的少年早早离家读书,如今长成了一个朗朗青年,但这印象一直留在众人脑海中。
难得听他主动开口,众人不禁把目光都投向了他。
段知遇微微一笑,说:“我导师的学生准时毕业率很高,因为他推出来一个西方社会很少见的答疑班。”他神情诚恳,说话语速不徐不疾,让人油然而生一股信赖感,不知不觉间,大家都露出期待的神情地听他讲下去,“答疑班起初由我导师亲自负责,对学生当然也是免费的,时间长了之后,导师的时间不够用,就会请他的博士生代课,学生依旧免费。久而久之,答疑班变成了一个形式,代课的博士生在讲台上看自己的书,台下的学生越来越少。”
都当过学生,代入一想众人也能想象得到是怎样的场景。
“后来呢?”刘雪娥问。
段知遇:“后来导师给代课的博士生发代课费,而需要答疑的学生交一定的费用。这个班就越办越好了。所以,不是所有的免费才是好的。”
一席话说完,众人沈默良久。
刘雪娥点点头:“我没小段眼界宽,我是这么想的。”她看着大为,“咱妈岁数大了,全村技术最好的,当然是宁宁,可宁宁志向不在这门手艺上。如果要把这门技术好好地发扬光大,需要钱。而且也不能永远靠着丽宁养着这个班,绒绣班得靠自己赚到钱。”
大为臊眉耷眼地说:“说得轻巧,你赚同村人的钱就是不光彩,我怕被戳脊梁骨。”
桑宁忍不住心里翻白眼:【爱戳不戳,等以后绒绣赚到钱了,到时候出十倍八倍学费都学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