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想到宋超为了攻下最后一个市场堡垒,竟然下手这么重。
卖给其他矿的矿车,每辆比修造厂的售价低一千块钱能说得过去,这个价格可以让农机厂有一定的利润,但他卖给榆树坪矿供应科的矿车,竟然直降了两千元。
这个价格已经到了农机厂制造成本的盈亏临界点,而这仅仅只是制造成本,没有包含销售费用在内的各种费用,甚至连税金都可能兜不住。
我相信没有杨树林在背后撑腰,马科长不可能在作风极其霸道的程四苟面前,能表现的这么硬气。
据我所知,宋超在矿务局没有任何人脉关系,不可能有局级领导为他打招呼。他能成功拿下马科长和杨树林,从程四苟的虎口里拔牙,把已经下达给修造厂的矿车采购计划,硬生生抢了过去,除了钞能力外,不可能有别的招术。
宋超是个狠人,出手肯定不是一般的大方,不然不可能让马科长这只老狐狸心动。
不得不说宋超的运气不错,无意之中遇到了最难得的机会。
老马再有不到半年,就到了退居二线的年龄,一般说来,到了这个时间节点的领导干部,大都会有意识地放纵自己的欲望。
离职前能捞一把是一把,再不捞,这辈子不会再有捞的机会了。而且他们根本不怕得罪领导,不惧和自己的顶头上司翻脸,甚至敢于公开拆领导的台。
大不了你让老子不能得以善终,提前几个月撤了老子的职。
老子受了你们这些鸟人那么长时间的气,离岗前能在你们面前撒一次野,扬眉吐气一回,就算让我早几天回家抱孙子也值。
马科长现在大概就是这种心态,敢和程四苟硬怼,言语之中有意夹枪带棒,故意让程四苟难堪!
凭借多年和马科长同事的经验,我估计他很有可能还有另外的考虑。
收了宋老板那么多好处,我可以帮你把榆树坪矿未来一年的矿车供应合同签下来,而且在自己离岗之前,保证好好配合你的生意,但我退下去之后,合同履约过程中如果发生问题,比如收货方不按合同约定付款,对不起,您孬找我,也别埋怨我。
老马应该明白自己一个人势单力薄,不一定能顶得住来自于程四苟的压力,所以指使宋超,甚至有可能亲自把宋老板引荐给杨树林,让宋超给杨老大做工作,在必要的时候为马科长站台,确保让农机厂顺利拿到榆树坪矿的矿车采购合同。
至于宋超是怎么拿下的杨树林,不用想我就知道答案。
杨老大舍不得让水灵灵的小叶姑娘继续在饭店当服务员,给小叶开了个规模不小的劳保用品商店。
我大概知道小叶那个小姑娘的本事,一定会把这个对别人来说稳赚不赔的生意,做成一个出的多,进的少,永远都是糊涂账的无底洞,需要杨树林不断用钱来填。
真不知道自己的老领导,会在这个貌似天真的小姑娘的黑洞洞里,填进去多少真金白银后,才会幡然醒悟。
如果是一年前,甚至在半年前,我一定会以自己的方式,在不损害老领导威严和脸面前提下,提醒杨树林注意控制风险,别引火烧身,就像之前杨树林刚知道我了解他和小叶关系时那样,尽自己所能,帮领导排忧解难。
尽管那次老领导骗了自己,但我无怨无悔。
如果在自己希望落空,仕途遇挫时,杨树林能对我说句鼓励安慰的话,如果在自己遭到钱峰等人的无端陷害,蒙狱入狱时候,杨树林能站出来为我说句公道话,那我现在一定会挺身而出,不管付出多大代价,也要帮老领导解决掉注定会给他带来大麻烦的这个祸端。
但是现在,嗬嗬!嗬嗬… …
其实我对宋超这种做法挺不满的,不满之处在于他明明已经开始在马科长身上下功夫了,但在我请求他手下留情,等春节过后再对修造厂使用必杀技的时候,他对我隐瞒了真相。
徐冰雅说,在商言商,站在商人的立场上,宋老板的做法并没有什么不妥。
为了进入壁垒森严的矿务局内部市场,占领乃至于独占体量不大的矿车供应业务,农机厂的矿车产品不但低价入市,而且前期投入了不菲的销售费用。
如果不尽快把榆树坪矿这块最后的硬骨头啃下来,宋超就不能按自己的计划,实施提价方案,就无法让这个产品实现盈利,也不可能尽快把前期投入的业务费用收回来。
徐冰雅认为宋超这种营销手段属于大手笔,解决问题的思路非常清晰,针对性很强。
实践已经证明,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