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
按照王俊臣的安排,三个乡镇收购葛根的工作,由县委农工部指派专人负责督促,这让我省了很多事,能把精力和时间抽出来,放到其他方面上。
葛根酒的试制工作,交给了县酒厂和阮小山,定型后的批量生产,也将委托给县酒厂。有经济利益的驱使,酒厂领导的积极性很高,阮小山在这件事上更是狂热,我一点都不怀疑他“不用扬鞭自奋蹄”的斗志。
葛根食品的试制任务,已经委托给了县食品厂,只要给他们提供几十斤葛根粉作原料,问题应该也不大,无非是用不同的配方,不同的焙烘工艺,多试几次的问题。
按照阮小山的实验结果,由于鲜葛根的淀粉含量比较低,酿造葛根酒,鲜葛根和原粮的比例在三比一左右比较合适,生产一斤基酒,大约需要两斤鲜葛根和二两其他粮食。
由于是第一次生产,前期的产量不宜太大,我计划先生产十吨投入市场,观察在市场上的表现,收集用户反馈的意见后,再对配方和酿造工艺进行优化改进,然后慢慢扩大生产规模。
生产十吨葛根酒,只需要二十来吨鲜葛根,这个数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意味着本次收购的几十万斤葛根,需要全部加工成葛根粉,或者作为生产葛根保健食品的原料,或者经过简单的口味调配,加工成不同规格,可以直接进入销售环节的商品。
不管是把鲜葛根加工成葛根粉,还是生产可以进入流通领域的商品,都不可能假他人之手,必须自己下场,从头干起。
把几十万斤葛根加工成葛根粉,需要厂房、场地、打浆制粉和烘干设备、大量的水源和大量的劳动力,这件事的工作量可不小,需要专人负责,还要花不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