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风云之张诚传奇 第230章
晨光熹微,柔和的光线透过雕花窗棂,洒在张诚书房的案几上。′w·a_n\z~h?e*n.g-s¨h`u?.′n/e¨t.张诚揉了揉有些发涩的眼睛,昨晚他又在研究新政的实施细则,力求每一项改革措施都能落地生根,切实为百姓谋福祉。这些日子,新政在推行过程中遭遇了诸多阻力,尤其是触动了一些权贵阶层的利益,朝堂上的反对声此起彼伏。
“老爷,该用早膳了。”温婉的声音从门口传来,张诚抬头,看到了他的妻子之一,知书达理的林氏。林氏端着精致的托盘,上面摆放着几样简单却可口的早点。她轻柔地将托盘放在一旁的桌上,眼中满是关切:“您又一夜未眠,这样下去身子怎么受得了。”
张诚起身,走到林氏身边,握住她的手:“辛苦你了,我只是放心不下新政。如今局势复杂,每一步都如履薄冰。”林氏微微颔首,轻声安慰道:“我懂您的抱负,只是也要保重自己。”两人正说着,丫鬟匆匆进来禀报:“老爷,李将军求见。”张诚微微一怔,随即道:“快请。”
不一会儿,李将军大步走进书房,他身着戎装,虽面容疲惫,但眼神依旧坚定有神。“张大人,”李将军行了个礼,“前线剿匪战事有了新进展,只是军饷方面……”张诚眉头微皱,这正是他目前面临的难题之一。′2*c′y/x~s\w/.?o`r*g_新政推行需要大量资金,剿匪同样刻不容缓,资金的分配成了棘手的问题。
“李将军,军饷的事我定会想办法。如今匪患严重,若不尽快剿灭,百姓难以安宁。”张诚说道。李将军叹了口气:“大人,兄弟们都拼了命,可没有充足的军饷,士气难免会受影响。而且,最近听闻有些匪帮背后似乎有势力支持,他们的武器装备越来越精良。”
张诚心中一凛,若真是如此,剿匪的难度将大大增加。他沉思片刻后道:“李将军,你先稳住军心。我会尽快与户部商议,调配军饷。同时,你也要加强情报收集,查清那些背后势力的底细。”李将军领命后,匆匆离去。
送走李将军,张诚正准备去户部,却又收到消息,几位朝中大臣求见。他心中暗叹,知道又是为了新政的事。这几位大臣都是守旧派,一直对新政持反对态度。
“张大人,”为首的王大人板着脸说道,“这新政推行以来,市面混乱,物价波动,百姓怨言颇多。你这改革,是不是该缓一缓了?”张诚面色平静,他早已料到会有此一问:“王大人,新政初行,难免会有波折。但从长远来看,它对国家和百姓都是有益的。?x,w!q¢x^s,.!c,o`m\物价波动只是暂时现象,我们正在想办法调控。”
另一位陈大人冷哼一声:“哼,说得轻巧。你这改革,分明是在动摇祖宗根基,许多富商大户都因此受损,长此以往,国库收入恐怕也会受影响。”张诚目光坚定,直视陈大人:“陈大人,时代在变,祖宗之法也并非不可变。那些富商大户,大多是靠旧有的不合理制度牟利。新政就是要打破这些不公,让国家走上正轨。至于国库收入,等新政稳定,各项产业发展起来,只会增加,不会减少。”
几位大臣与张诚争论不休,谁也说服不了谁。最后,王大人拂袖道:“张大人,你一意孤行,恐怕会惹出大祸。我们会联名上书皇上,恳请他重新考虑新政。”说罢,几位大臣扬长而去。
张诚望着他们离去的背影,心中忧虑更甚。他深知,若不能妥善处理好各方关系,新政很可能半途而废。而此时,远在京城之外的一处隐秘山庄内,一个神秘组织正在秘密商议。
“张诚此人,实在难缠。他的新政若继续推行下去,我们的利益将受到极大损害。”一个黑衣人面色阴沉地说道。坐在首位的是一个身形消瘦、眼神阴冷的男子,他冷笑一声:“那就想办法阻止他。他不是一心剿匪吗?我们就给那些土匪提供更多支持,让他首尾难顾。”
“可是,万一被朝廷发现……”另一个人有些担忧地说。“怕什么,只要做得隐秘,朝廷一时半会儿也查不到我们头上。而且,我们在朝中也有眼线,有什么风吹草动,我们能提前知晓。”男子一挥手,语气狠厉。
与此同时,张诚的另一位红颜知己,聪慧过人的苏瑶,正在为他四处奔走。苏瑶凭借着自己的人脉和智慧,在京城的商贾之间周旋,试图说服他们支持新政。这日,她约见了一位颇具影响力的富商赵老爷。
“赵老爷,新政看似会让您短期内有些损失,但从长远看,它能为商业发展创造更好的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