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带粘上去,布满,这样这个本子就不会烂的太快。我找她借了本漫画,也开始沉浸其中,并且让她给我点指导。不足的是,初中时,对于学习的概念更深了些,开始有了明确的目标,要考高中、考个好大学,所以每次便是用课间时间画,课间时间很少,每次画两笔就上课了,着实有有刚进入状态又不得不抽出来的憋屈感。和张鑫宇聊她对画画的热爱时,她很清楚她想要什么,她说她想把画画作为一生的事业。那个时候的我,成绩并不理想,父母天天跟我说得最多的就是要好好学习,上个大学,才能找个好工作,但却没人告诉我什么才是好工作,没人问过我以后想要做什么,大概是习惯了,自己便也从未去考虑过,脑子里只有好好学习,考好分数,将来能上个好大学。所以,就算感慨于朋友对于未来清晰的认知,我也没有做过多的想法,对于画画还只是停留在浅显的享受中,不明白我喜欢画画的意义在哪。
更加遗憾的是,这份享受并没有持续多久,学校里的美术课没有了,课程的繁重让我的朋友也停止了画画,可能是觉得,课间时间太少了吧,因为大课间是全校都需要跑步的,为了体育中考作准备。张鑫宇是不画画了,但也开始沉迷于小说,课上课下都在看,看小说没有画画那么招摇,可以偷着看,但也被老师收走了不少,但丝毫不影响她年级第一的地位。可我不行,我只能埋头苦学,就是这个时候,爸爸趁我不注意把我的水粉,水粉笔以及我珍藏的那些被老师夸奖的素描都扔了,我伤心难过了好久,那些画是我想留一辈子的,是不是拿出来看看,也是会有不同的心境,素描本爸爸大概不知道它的存在,它同我以前小学的课本放在一起。在爸爸准备扔我彩铅的时候正好被我看见了,我求着爸爸把我的彩铅留下来,我说我不画,等我考完了,毕业了再画,我就是想留着它。在我的苦苦哀求下,彩铅被留了下来,我觉得似乎心里还是有些什么撑着在。
是什么时候,心里有了美术的种子呢,是初三的时候。初三,也是决定人生方向的一年,因为有很多成绩并不理想的同学,他们大概率是要去中职的,还有就是农校,就面临的选专业,我也开始思考这个问题,虽然我所在的班级是冲刺普高的(我那个有着关于美术远大理想二店朋友毫不意外的在冲刺重点高中的班级),但我的成绩并不是很理想,即使我不想放弃,我还期待着考上高中,但也不得不为落榜做准备,但更多的是期待上高中。妈妈希望我学中医,妈妈的这个想法估计就是因为我说不想做护士,不想做外科医生,因为我觉得护士太多了,而我做不来拿手术刀的活,太血腥了,除了这两点其他的我没有过多的想法,觉得中医也行吧,反正大概率我也做主不了。可当我看见老师发给我们的专业手册时,看见各式各样的职业,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第一次对社会上的工作岗位有了初步的了解。在那些各个学校五花八门的招生手册上“烹饪”二字吸引了我,我觉得学这个还蛮不错的,当我进入更深的了解,发现这个专业对近视眼不太友好,拒绝近视眼。果然感兴趣的都是让人失望的,可就在这时,又有了新的消息,让我有了新的希望。是老师带来的消息,老师本来不想跟我们讲的,但我们班有个同学上次调考考得比冲刺重点高中班的一半同学都高,所以有个知识竞赛的考试可以参加,这个比赛成绩好的才送去考,及格了中考可以加三十分,这可真是成绩好的分数就越来越高,我们这些学渣同他们的分数是越拉越大。除了这个竞赛外,还有特长生考试:美术、体育、音乐。这时,我青春期萌动喜欢的那个男生,也就是王诚问老师关于美术特长生的要求,结果就是还是与成绩挂钩,成绩加分,只能用在考重点高中上,考普高加不了分,但体育可以,老师鼓励他去试一试,他最终还是放弃了。我很好奇,我从未看见过他对美术有啥执念,甚至都没表现出他有多喜欢,初一时候的那些素描他还是映着老师的画画的呢。我问他是对美术感兴趣吗。他的回答在让我对他有了新的认识,除了更加的欣赏外,便是我心里种下了一颗种子。他说他本身就对画画感兴趣,以后想从事设计行业,就比如室内设计。
“室内设计”我在心里默念了一遍,陷入了沉思。似乎每个人都对未来有自己的规划,那么清晰的认知,显得我很无知,我明明也很喜欢美术,明明喜欢看室内设计的真人节目,每次看见那些设计师根据业主的期望设计出令业主满意的房子时,我也很欢喜,也替他们开心,心里会莫名的觉得很甜,生出幸福的感觉。从未去思考过,我的心里、眼里其实都充斥着对他们的仰慕之情,他们的优秀让我很羡慕。是啊,我为什么就不能向他们学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