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汴京市井日常 > 第31章完

第31章完

这两者之间,元娘只用了一瞬就成功变幻。

她现在想学读书人,大喊一声呜呼哀哉,然后站在庭院的桑树下,拿着卷书,背手叹气,树叶再萧萧落下。¨狐,恋¢文·学\ ^最?新.章^节?更/新\快/

但是这件事有两个阻碍。

第一,她现在手上没有书,如果去抢犀郎的,很可能在走到桑树下叹气之前,会先被阿奶捉住,然后……恐怕就是真哭了。

第二,阿奶做的饭食太香了,勾得她不自觉跟在身后亦步亦趋,压根控制不住自己。

再说了,万一待那一会儿菜凉了怎么办?

她可不是那起子有福气到连用饭都能怠慢的人。

元娘愉快地决定把装读书人的行径抛之脑后,等她真识字了再试试也无妨,不急这一时半刻的。

陈元娘心潮澎湃,果断入座。

王婆婆把最后一盘炒好的糟萝匐炒鸡子端上桌后,便安坐着了。

自有万贯主动布碗筷,帮家里人舀饭,但做完以后,也能和陈家人一块坐着。

不过她坐的位置靠门侧,风大容易吹到身上冷不说,而且上菜布菜往往都是这个位置,是座次中由最小辈或是身份最末的人坐的,算是不成文的规矩。

让万贯服侍,连往碗里装饭这样的小事都代劳,元娘和陈括苍开始都很不习惯。

倒是王婆婆和岑娘子,她们都泰然自若,好像这是理所应当的事。

王婆婆自不提,岑娘子平日最是心软性弱,被人服侍,竟也坐得住,而且有一种本该如此的姿态。

元娘心底多少好奇,可这话不好说出去,只自己瞎琢磨,想是怎么回事。她只知道故去的爹是个好人,曾经是县丞,为官声誉不错,而阿娘家世较阿爹家要差一些,后娶进来的继母很苛刻,待阿娘不好,总之是有很多龌龊,自她出生前就断绝往来了。

也不知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但元娘有分寸,知道那是阿娘的伤心事,所以不曾问过,只是心里偷偷好奇,并心疼阿娘。

就是这么回想愣神的一瞬功夫,碗里的汤都被舀好了。

赶在众人动筷之前,元娘本能回过神,她从不在吃上错过一丝一毫。

今日王婆婆做了两菜一汤,蒸鲤鱼、糟萝匐炒鸡子,还有一道豆腐蛏子汤。

最近蛏子在桌上出现的次数极多,这玩意元娘在乡下从未吃过,来汴京后吃到了腻。不知是不是汴京水运发达的缘故,蛏子在汴京人的吃食中很常见,蒸、煮、炒、拌什么样的做法都有。

但做成豆腐汤她还是很爱喝的,因为汤里会吸纳蛏子的鲜,哪怕不放盐都自有鲜咸滋味,是其他任何河鲜海鲜都煮不出的鲜美味道,而汤面透胶白色,却又清澈见底。每回元娘吃完饭都能喝一大碗。

糟萝匐炒鸡子中的糟萝匐是今日去方婆婆家送吃食时,方婆婆所送。

王婆婆尝了,腌得很好,萝匐切成筷子粗细,腌制中脱去多余水分,以至颜色泛黄,口感嘎嘣脆,萝匐本身臭味也在腌制中散去,咬的时候只余浓郁甜味及淡淡辛辣。

鸡子打破壳后,王婆婆往里加了一点酒,一点盐,然后才用筷子搅匀下锅煎炒至金黄。

别小看那几滴酒,加了以后,鸡子的腥味就尝不出了。

鸡子和糟萝匐放一块炒后,鸡子沾染萝匐的清爽,脆口的萝匐则多了柴火熏染的锅气,这道菜吃起来脆爽可口,后味辛辣不腻。

非但适合做菜配白米饭,就是用来下酒,或是加入清水煮的面里头,都是极有滋味的。

至于另一道蒸鲤鱼,没有什么复杂做法,就是简单蒸鱼,出奇就出奇在蒸之前涂抹的酱水用到了香料,是用花椒、砂仁、酱擂碎加水、酒、葱。

这个酱水能祛除鱼腥味,吃起来除了鱼肉本身的鲜甜,回味还有微微的麻和香,口中不会有鱼冷后的腥腻。

就是鲤鱼刺有些多,元娘不小心夹到了一块尽是刺的鱼肉,吃得苦不堪言。

她不得不全神贯注和鱼刺作斗争,生怕不小心鱼刺入喉,被阿奶灌一大勺酸掉眉毛的醋是小事,不小心噎死是大事。

她小时候村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