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汴京市井日常 > 第38章完

第38章完

直到摆到面前,元娘也没看出什么稀奇。`咸′鱼·看.书¨ *免.费?阅,读!

四寸宽的粗瓷大碗,盛了满满的汤,汤面澄黄油亮,香脆的麻花段插在碗沿,隐约可见剁碎的杂肉和豆豉混着浮起。

光看卖相,只能说有食欲,而且香味浓,惊为天人是不至于的。

直到元娘喝了几勺,才似乎隐隐顿悟。

入口的第一反应,是烫,滚烫,还不及吹气给舌头扇凉风,紧接着引来的就是极致的咸香。

所谓盐豉汤,自然是加了豆豉的,但却没有寻常豆豉的古怪豆腥味,恐怕这就是摊主人说她家盐豉汤在满街盐豉汤中堪称一绝的缘故。

元娘仔细翻找,外加品尝,她能吃出里面有茴香的后味,还有姜丝的辛辣,应当还有茄,有一味特别清新解腻,但是她怎么都猜不出来,也找不出痕迹。

她偷偷探头和犀郎说了,犀郎品了半日,最后肯定道:“是橘丝。”

元娘和犀郎的交头接耳引起了王婆婆的注意,她笑吟吟道:“好吃吧?她家用的是酒豆豉,而非水豆豉,故而吃着更香。”

元娘恍然大悟,她自然是吃过豆豉的,但哪有这碗来得好喝,原来是做法不同。

王婆婆在一旁催促,“快些喝,凉了就不是那个味了。”

元娘只好埋头苦喝,越喝越上头,明明没有放鱼、羊,为何喝起来这么鲜咸,有时舀到杂肉,口感更丰富,很有嚼头,还有插在碗沿的麻花段,仍旧是酥脆费牙的,表面沾着汤的咸,内里咬开,从咸里渐渐嚼出一股甜味,相得益彰,毫不突兀。

喝了三分之一的功夫,其余的菜也陆陆续续端上来了。

糍糕是用糯米粉与红豆混合蒸的,蒸熟后用丝线绞成半指厚的薄片,整块糍糕晶莹剔透,咬一口软糯发弹,热乎的时候吃,糍糕能扯开好长一段才断开。

不用咬,哪怕是含在嘴里抿着,都泛着甜,散着糯米粉的清香。

当你忍不住嚼的时候,已经融入糍糕的红豆就开始发挥作用,咬破红豆皮的那一刻,沙沙的红豆内瓤破皮而出中和口感,不至于全是软糯的腻,最后是红豆香混着糯米香,余味甜而不腻。`x~q?u·k?a_n.s.h¢u*w-u/.-c?o′m!

这时候,喝两口咸味的盐豉汤,再拿起刚出蒸笼,直冒热气的燋酸豏,咬上一口。

所谓酸豏,外皮是正常的包子皮,雪白暄软,尤其以刚出锅的那一刻最为好吃,没有半点面皮的厚重,看着鼓,一咬就松,烫得嘴皮直哈气,却舍不得吐。

里头是酸菜馅,腌得脆爽可口,酸菜蒸开的汁水和暄乎的白面皮融在一块,最外层的皮透出酸菜汁的黄褐色,又酸又甜,勾得人忍不住大口咬大口咽。

手还发烫,不得不把酸豏两手抛来抛去,眨眼的功夫,就全到肚子里了,回味无穷。

待到把一片糍糕和一个酸豏吃完,肚子约莫填了七八分饱,也就能慢悠悠品尝最后一道煎肝脏了。

就是很简单的煎肝脏。

是鸡鸭的肝脏,放到加了姜的滚水里烫了一遍,再切片用猪油煎到外层金黄皮脆,然后均匀地撒上几颗盐,任其被烫化。

吃的时候,偶尔会吃到一两颗盐粒,恰好和肝佐味,最难得的是,吃起来没有炒肝会有的颗粒感,内里绵密细腻,如同磨成霜雪般细腻的冰。

已经到了最后一盘,身上又因为喝了盐豉汤而热腾腾,几人吃的自然慢了起来,偶尔还会闲聊几句。

她们也就多了余力去扫视周围的情形。

许多都是如她们这样来瓦子玩的,玩累了来填肚子,有滚烫热乎的盐豉汤,也不怕汴河边的冷风,一家人都其乐融融。

但更多的是值班巡逻的公人,他们连说笑声都比旁人要大。

其中,也有出门匆忙,忘了带东西,家里人赶忙来送的。

“大伯父,伯娘说您落了这个。”一道似乎有些熟悉的清冷少年音响起。

与他对话的是一个国字脸的中年男人,看着便很正气,心中藏着坏的人,看到他恐怕会心里发虚。

中年男人收了东西,拍了拍少年的肩,“辛苦你跑这一趟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