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面上始终维持微笑,温和平静。
第76章
虽说他们不足为虑,但在人前,二人依然没有单独相处的时机。
眼看热热闹闹了半日,彼此就在跟前,却连说话都没能说上一句,甚至偶尔的目光交汇,都得迅速移开,光是一触,就心跳如鼓,胆颤心惊。
既紧张,又叫人忍不住期待下一次不经意。
这般滋味,委实叫人上瘾。
元娘强颜应付到了最后,掩饰自己的心不在焉,她只好眼睁睁看着众人散去,魏观客气的同阿奶告辞离去。人散了,耳边连喧嚣都一下消失,叫人心头顿生怅然若失的感觉。
收拾残余的活轮不到元娘来做,王婆婆见她闲着,干脆喊她去新郑门买条鱼回来,得买新鲜的鱼,不要外地运来的“车鱼”,这些都是顺着黄河运来的,新鲜倒是新鲜,但汴京老一辈人,总觉得汴河产的鱼才是最好的。?x¨x*i.a,n?g*s+h¢u`..c+o?m\
现在还是早春,鱼还是有些贵,一斤约莫得要一百多文,王婆婆数了半日,给了元娘两百八十文,多拿一些,也好过到时候付不出钱来。若是有剩的,全给元娘自己用,毕竟走到新郑门得将近半个时辰了。
路是太远了,耐不过沉甸甸的铜钱来得诱人,元娘一下答应了。
她只需要买两斤往下的鱼,剩下的几十文都是自己的。而且,阿奶要的是炖汤的鱼,若是鱼过大了,买半尾鱼也成。
能有钱挣,元娘的心情顿时好起来,她出门时甚至不自觉哼起调子。不必怕被人听见,附近热闹得很,一条街打眼望去都是人,像虹桥那更夸张,左右两边都摆着摊子,行人密集到摩肩擦踵。因此,也比较吵闹,轻轻哼两声没人能听见,除非元娘忽然想不开,当街大喊。
但这也没什么事,汴京人的包容度很高,最多诧异看两眼,接着就继续做买卖了。
如果她舍得撒钱的话,倒是能引起骚乱。
可也有人只要她出现在视线内,便会一眼察觉,始终关注。
见她笑,见她开怀,自己亦会扬唇轻笑,受其影响。
相较而言,元娘倒是要后知后觉些了,她一直到经过茶肆窗前,随意一瞥,才发现那熟悉的面孔。还是因着对方的容色过于出挑,与周遭显得格格不入,直接被独一份的映衬出来。
元娘看向他的时候,他正举着茶盏轻抿,目光温和地望着她,似乎在静静等着她发现自己,眼里盛满笑意。
他的情绪含蓄、内敛,如渐起的春日薄阳,时时刻刻照着万物,化去陈旧冻冰,带着微微温凉的暖,毫不灼人。
元娘就不同了,她发现他,脸上当即扬起灿烂的笑容,毫不掩饰自己的雀跃,热情洋溢,脚下的步子又轻盈又灵活,是小娘子的生机四溢,像逢春便骤然疯长的野草。
她与魏观,对待人是截然不同的姿态。
却很合宜。
元娘到窗前停下,双手背后,先是好奇看了眼四周,又专注看着魏观,声音里毫不掩饰骤然遇见的喜意,“你没走?”
她身形灵活,纵然是正常走来,也像是蹦跶来的,娇俏鲜妍。
沉稳恬静如魏观,见此都不免受影响,放下茶肆,坐姿松散随意了些,毫不介意地仰头望向元娘,露出他洁白的脖子,凸显喉结,随着他的说话声而滚动,无端诱人。
“嗯。”他笑着仰视她,应时喉间震动,纵然一仰一俯,却不见卑色,反而举手投足颇显慵懒。
“等你。”他注视着元娘,眼里倒映着她泛起胭脂薄红的白皙面容,微笑着道。
这般直白嘛?
元娘纵使再想掩饰,也不由得流露两分诧异,简直要倒吸一口凉气。
他这是什么意思?
元娘心绪都要乱了,魏观不知何时从袖口取出一本书,递与元娘,“先前允诺过,要将字帖赠予你,在食肆里一直寻不到机会,便只好在此等候。不成想,真的遇见,想来……是上天注定的缘分,盼望你习字有成。”
最后半句话,他说的很轻,目光始终望着元娘,噙着浅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