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口也还成,仍旧能吃吃喝喝的。
徐家人才渐渐放下心,觉得徐家阿翁氏为了徐承儿的婚事,之前才那么说的。
但老人家嘛,想要看喜事,也能理解。
只要人活着就好。
不过,因为徐承儿和文修已经成婚,文修又双亲亡故,两人一块寄居在魏府也不像话,正好徐家空出许多屋子,多个人住才热闹,所以他们便一块住在了徐家。
陈括苍和孙令耀要省试,文修自然也要,文修又是徐家的女婿,徐承儿的舅家近来没少送东西,都是上好的山货。
而惠娘子是个爽利大方的人,两家交好,她也送了不少过来。
而王婆婆做吃食的时候,也一块做了文修的份,徐承儿也常常过来和元娘一块做护膝。
眼下诸般事情都放在一边,所有人都在紧张地等着省试的那一日到来。
*
天还未亮,王婆婆就起来,摆了供桌,上了香。
等她进灶房的时候,却发现元娘和岑娘子、廖娘子都在,万贯已经在烧火了。王婆婆没说什么,只是手上的动作更利索了一些。
整个早上,众人都没怎么说话,静静的。
因着大家都怕说错话,越是大日子,就越是少言。
陈括苍和孙令耀温习完书,入座用朝食的时候,迎来的就是众人关切的目光。孙令耀不自在地扭了扭屁股,陈括苍倒是泰然自若。
别说是家中的几人围着他看,便是上千人围着他看,他也是这副模样。
但这么一衬,就显得孙令耀有些不稳重。
而临行前,出门在外多日的孙大官人也赶了回来,他也不知道要说什么,就拍了拍两人的肩膀,让他们好好考。
两人是即将要科举的贵重身体,自然不可能走路前去,但也不能坐轿子。
北宋不成文的规矩,妇孺可以坐人抬的小轿,但是成年男子就有许多顾忌了。庶民中,男子不可乘,官吏上朝也多是骑马,只有年老体弱的官吏才会被官家御赐乘轿的殊荣。
但现下骑马也不大适宜,孙令耀不知,但陈括苍真是生于乡野,长于市井,他要是贸然骑马,只会被摔下来。
所以陈家和徐家一块雇了马车,让三人坐着马车前去。
元娘和王婆婆几个女眷就是雇脚夫,坐轿子。
把人送进考场,才依依惜别。
回去的路上,心情分外古怪,轻松期待之余,又有些怅然若失,一切只等他们出来。
归家后,元娘本准备上阁楼,却被王婆婆叫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