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或是面子可言,而是以最为迅猛的方式发起冲击,根本无视了防守方乃是欧阳良盛这一特殊身份背景带来的潜在影响力变化。
原本驻守于城内的兵力约有三万多人马,在经过惨烈战斗及仓皇逃亡过程中的损耗之后,真正成功跟随欧阳良盛一起突围出来的只剩下不到五分之一的残部,总数不过数千而已。
寒风吹拂之下,这群疲惫不堪、士气低落的将士聚集在一起,面对未知的命运满是迷茫感和无助情绪。
“如今我们应当何去何从呢?”
在场唯一能够提供些许意见与支持的人或许就是站在欧阳良盛身旁的一位名叫蒋伯清的老将军了吧。
此人在枫越军中颇有威望,太平王在意识清晰的时候对他极为倚重。
他曾多次为太平王出谋划策,立下汗马功劳,深受士兵们爱戴。
然而,自从太平王的身体逐渐衰弱后,一切就变了。
王妃出于对局势的谨慎考虑,特意将他安排在欧阳良盛身边,期望他能像辅佐太平王一样辅佐欧阳良盛,确保军队在混乱的局面中依然保持战斗力。
可惜事与愿违,欧阳良盛从一开始就对他抱有偏见,从未给予过应有的尊重和信任。
在他眼中,此人不过是一个过气的老臣,根本不值得重视。
于是,在一次北上征途中,当军队刚刚进入这座边城时,欧阳良盛便毫不犹豫地将跟随他的这位经验丰富的老将军——蒋伯清抛之脑后,完全忽视了他的建议和警告。
如果当时能够听取蒋伯清的意见,凭借其多年来的实战经验和对地形的深刻理解,至少可以拖住敌人两到三天时间,从而为寻求外部支援赢得宝贵机会。
可现在的情况是:
敌人已如入无人之境般长驱直入这片土地,并且开始大肆劫掠物资和人口,整个地区都陷入了混乱之中。
“回殿下,”面对着眼前暴跳如雷的欧阳良盛,蒋伯清依旧保持着平日里的沉稳态度:
“我并不清楚殿下具体去了哪里。
但是出发之前您曾亲口吩咐过,在任何时候都不允许我质疑您的命令。”
听罢这番话,原本心情糟糕至极的欧阳良盛更加怒不可遏,像是一只被激怒的野兽般失去了最后一点理智。
“啪嗒!”伴随着一声清脆响亮的声音响起,手中的皮鞭狠狠抽打在了蒋伯清那布满伤痕却依旧坚强挺拔的身体之上。
但令人惊讶的是,后者居然自始至终都未发出任何呻吟或求饶的声音。
相反地,只见他缓缓抬起头,用一双像是洞悉世事却又不失尊严的眼神直视对方,那眼中有无奈、有失望也有坚持,让原本气势汹汹准备再次挥动鞭子的年轻将领一时之间竟有种莫名的心虚感涌上心头,以至于手中已经高高举起即将落下的第二次攻击终究还是没有勇气实施下去……
\"敌人来势汹汹,必定会沿途烧杀抢掠。
若非尽快撤离,单凭我们手里这区区五千人的队伍,恐怕很难抵挡得住他们的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