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上听闻,眼中闪过一丝期许,看向工部尚书道,“工部可听得仔细?此事便交由你工部来办,务必钻研出提炼桐油的法子,尽快提升其清透度。/l!k′y^u/e·d`u¨.^c~o?m+”
工部尚书连忙跪地领旨,称定当殚精竭虑,尽力提升提炼桐油的法子,不耽误这移栽技术的推广。
圣上指着不远处的稻田问春琼,“杨姑娘,既然来了,带朕去看看我们合作的那十亩水稻?”
看到了玉米的产量,圣上迫切想看到那十亩水稻的成果。
“是,陛下和诸位大人请随我来。”
春琼在前面带路,从晒谷场出来,往道路左边拐,没走几步,前面就是一片广袤的稻田。微风拂过,沉甸甸的稻穗沙沙作响,似在低声诉说着丰收的喜悦。阳光倾洒,为这片金黄的稻田镀上一层耀眼的光芒。
圣上望着眼前的景象,眼中满是期待与关切,加快了脚步走近稻田。
春琼俯身,轻轻捧起一束稻穗,仔细查看后,对圣上道,“陛下,您瞧,稻粒饱满,颗颗圆润,长得非常不错。”
说着,她将稻穗递给圣上。
圣上接过,轻轻揉搓,饱满的米粒便落在掌心,他放在鼻尖轻嗅,一股淡淡的稻香萦绕,“嗯,颗颗饱满,确实不错。¢d¢a¨w~e-n¨x+u′e′x*s¨w!.~c/o?m,”
户部尚书也俯身捧起一株稻穗,一边看一边点头,“杨姑娘,这稻子又是用了什么新方法?有机肥除外,这个我们都知道了。”
春琼忍不住笑了,“回大人,除了有机肥,这个也是用大棚育种的。更重要的是,这十亩地,我种了两种东西,稻子尚未收获,不知产量,但另一种东西,相信在座诸位大人都不陌生,最近京城热卖的小龙虾就是出自这里。大家看到这边上的深沟了吗?那里就是小龙虾的家。”
众人听闻,纷纷将目光投向稻田边上的深沟,眼中满是好奇。工部尚书率先发问,“杨姑娘,这小龙虾与水稻一同种养,不会互相影响吗?”
春琼耐心解释道,“大人有所不知,这小龙虾与水稻可是互利共生的关系。小龙虾在沟里活动,它的排泄物能为水稻提供天然肥料,助力水稻生长;而水稻呢,又为小龙虾营造了一个阴凉、安全的栖息环境。不仅如此,小龙虾还能捕食稻田里的害虫和杂草,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使水稻能够健康生长。_a-i/l+e·x^i?a*o~s_h`u_o~.\c¢o?m′”
圣上听后,不禁赞叹,“如此巧妙的搭配,既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又能收获两份收益,杨姑娘当真聪慧过人!诸位大人可能没有感觉,朕可是通过这十亩稻田,己经赚了不少银子了。杨姑娘慷慨,并没有将此能赚钱的法子藏私,此法子己在郧乡县推行,云梦那边她也教授了当地百姓,还无偿提供了虾苗。”
众人听闻纷纷赞道,“姑娘大义。”
春琼脸上浮现出谦逊的笑容,欠身行礼道,“陛下与诸位大人谬赞了,我们识文断字,比普通百姓总归多一些谋生的手段和机会,春琼不过是希望能尽自己的微薄之力,让百姓的日子过得更好些。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好的法子只有让更多人受益,才真正发挥了它的价值。”
圣上满意地看着春琼,对众人说道,“农事司、户部,这虾稻共生的推广,也一并交由你们了,杨姑娘钻研农事,对种植一道多有奇思妙想,农事司,记得多向杨姑娘请教。诸位大人,各司其职,务必让此良策惠及天下百姓。”
农事司躬身应道,“微臣遵旨。”
众人在讨论虾稻共生的推广时,赵旭趁众人不注意,带着太子和二皇子,以及自己同朝为官的二弟,偷偷跳进稻田,寻找起小龙虾。
赵旭眼睛瞪得大大的,仔细搜寻着田边的深沟。太子和二皇子也来了兴致,全然不顾泥水弄脏了衣裳,弯着腰认真地翻找着。赵升双手抱怀,站在旁边看着他们折腾。
“也不知这小龙虾到底藏在哪儿,找了半天都没见着。”赵旭小声嘀咕。
赵升无语翻了个白眼,“没听师妹说都卖了吗?就这十亩田,卖了好几个月,长得再快也不够卖的,早卖完了。”
“那不一定,哪能捉的如此干净,总有漏网之鱼,你也别荒看着,帮忙啊,说不定今天在这儿小木屋还能享受一餐咱们亲手抓的小龙虾呢!”赵旭催促赵升帮忙。
赵升不想理他。
突然,二皇子兴奋地叫了起来,“快看!这里有一只!”众人连忙围过去,只见一只红彤彤的小龙虾正挥舞着大钳子,似乎在向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