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三国:王业不偏安 > 第88章 前车之鉴,重蹈覆辙?

第88章 前车之鉴,重蹈覆辙?

第88章 前车之鉴,重蹈覆辙?

四月初八。搜索本文首发: 小说皇 xiaoshuohuang.com

司马懿率三千虎豹骑出峣关,过白鹿塬,沿着灞水一路向北。

骠骑将军府司马陈圭,参军州泰,杂号将军周当、魏平等人统大军三万在后。

出了白鹿塬便到灞桥,司马懿并没有选择西去长安。

而是一路向北,驰至高陵以南的灞陵,之后又驰至细柳,隔着渭水北望汉军营寨。

两千虎豹骑游走在长安周围,将本在长安地界肆无忌惮侦视敌情的羌骑虎骑尽数驱逐。

今日距汉军占据细柳、棘门筑营已过去八日。

八日时间,曹军不敢出城骚扰,汉军构筑了两座相当结实的营寨,并运来了足撑一月的粮食。

与此同时,长安城内的魏军在八日时间里也没闲着。

六千人出了长安,搭桥渡过城西的沣水,挖壕筑垒。

营建了一座沣水大营,隔着渭水与汉军的细柳营南北相望。

如此一来,细柳汉军欲南渡渭水进取长安,首先就要面临被半渡而击的风险。

“可知细柳营由谁统领指挥?”司马懿看向毌丘俭问道。

毌丘俭不假思索:“禀司马公,是蜀将王平。”

“王平?”司马懿显然没听说过这人名字,“可曾探知他根底?”

“此人乃是巴西賨人,十余年前随七姓夷王至洛阳归附,太祖假其校尉之职。

“汉中之战叛降刘备,上月,右将军街亭之战败马谡,蜀寇星散,唯其人鸣鼓自持,一营独完。

“先前右将军围陈仓,也是此人自渭水狭道杀出,解了陈仓之围。”

司马懿微微颔首,对毌丘俭表示赞许:“仲恭做得不错。”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两军不过隔一条渭水相望,除了军事机密难以购求,很多众所周知的平常消息都是可以用财帛等东西买来的。

就如他在上庸买得消息,知晓孟达外甥邓贤是贪生怕死之辈,其后兵威逼之,以利诱之,才使得邓贤、李辅开城献降。

但不是所有为将者都能想到安排合适的细作,花费不小的钱帛去知己知彼的。

以博闻多才、精于诗文闻名雒阳的毌丘俭能做到这点,足以说明其人具备一定的军事水准。

“蜀寇可曾试图渡水来攻?”司马懿又问道。

“未曾,蜀寇至细柳当日,我便率军在此筑营了。”

司马懿再度颔首。

能迅速反应,并成功在沣水结营自守,不算庸将。

假如沣水被蜀军占领,他想要实施接下来的计划,还得先拔除这沣水大营。

见毌丘俭脸上忧色不解,司马懿宽解道:

“当日你们退军长安,士气大丧,蜀寇却没有一鼓作气夺下这沣水筑营,反在细柳扎寨。

“其意看似稳扎稳打,固守待援,实则犹犹豫豫,失尽先机。

“今我大军已至,蜀寇无能为矣,仲恭毋须忧虑。”

毌丘俭不知该不该点头。

骠骑将军说得似乎有些道理。

但事实上,蜀军不来夺沣水大营,显然是认为渡河之后难以扛住骠骑将军援军的进攻。

一旦遭败,蜀军大盛的士气就会开始衰竭,而魏军大丧的士气则会得到恢复。

“司马公,右将军恐怕已被传首陇右,郭使君未必能守得住天水。

“天水一旦失守,诸葛亮必挥师下陇,他若聚大兵于高陵,向南强渡渭水,则我长安粮道尽失,粮草难支两月。

“我长安守军本就士气低迷,不堪大用,一旦粮道断绝,恐怕情势会变得更差。

“到时,长安守军恐怕会拖司马公荆豫大军的后腿。

“所以…是否要在诸葛亮来援前夺回高陵?

“王扬烈已着人在霸陵打造攻城器械了。”

荆豫大军刚刚速胜孟达,士气正盛未衰,若能一鼓作气夺回高陵,那么大魏就可以稳扎稳打。

细柳营的炊烟已经升起。

司马懿静静看着。

从炊烟的分布规则与否,密集程度,能判断出来一些东西。

“仲恭所忧确有道理,关中败军溃卒的军心士气确须提振一番,但往夺高陵,却是正中蜀寇下怀了。”

毌丘俭为之一滞,不明所以。

司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