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三国:王业不偏安 > 第152章 呦呦鹿鸣

第152章 呦呦鹿鸣

于外。

“故今日虽有白鹿见于原上,朕亦不以为祥瑞,所谓白鹿,事实不过牲畜而已,擒之亦伤,射之亦死,获之何益?

“无非与朕先前获鹿一般,求个心安,谋个慰籍罢了。

“可朕既有诸位少壮虎臣随驾左右,并辔逐鹿,此心既安,何复求于虚无缥缈的祥瑞之兆?”

天子此言落罢,那头于深蓝溪水畔饮水的白鹿仰天呦呦长鸣,其声空灵,息声后返身轻灵几跃,片刻后彻底消失在茫茫竹林当中,再也不见。

关兴、姜维、麋威、赵广、赵统、黄崇等一众年轻将军尽皆俯首。

峣关。

天色已晚。

暂未收到封赏旨意,仍为讨寇将军的王平鸣金收兵,将攻关部曲六千余人全部撤回营寨。

新丰大战当日,被安排留守长安保护粮道与退路的王平、句扶早早就派人在长安东南门堵住。

甫一收到魏军溃卒出现在灞水的消息,便挥师进攻长安。

留守长安的毌丘俭、夏侯儒二将趁夜色弃城池与部曲奔逃。

结果被王平早早埋伏在白鹿原上的几十骑擒获。

长安城几千守卒也随之而降。

城中邸阁、府库的所有粮食、财宝、甲胄刀兵,以及各种军书簿册全部封存献上。

换言之,王平、句扶二将虽未能参与决定关中得失、大汉命运的新丰决战,却是几乎兵不血刃地轻松斩获了攻夺长安的史诗大功。

二将在夺下长安城后,并没有着急进入长安城。

而是继续挥师向东向南,与南匈奴骑兵,及部分尾随魏军溃卒追杀而来的无当飞军会合,一起对往峣关奔逃的魏军进行围剿。

峣关并非潼关一样的雄关。

陈仓那么重要的前线要塞,都破破烂烂无几人戍守。

彼时仍处于曹魏腹地的峣关,根本得不到魏军的丝毫重视。

关墙坍塌,粮草不足都是问题。

没有黄河与台塬作为屏障,它最大的作用,就是切断主要粮道,不使大军得以通过,纵使通过,粮草也难以为继罢了。

而一旦有胆舍弃粮道,这座峣关是可以直接绕开的。

当年汉高祖刘邦攻破武关,北上峣关,一方面派郦食其带着大量黄金宝物与秦将谈判议和。

另一方面,从张良之策,在峣山上遍插旗帜,布下疑兵,以动摇秦军军心。

最后绕峣关,逾蒉山,击秦军于蓝田之南,大破之。

无当飞军这几日便在四处开路,寻找刘邦当年绕开峣关,直抵蓝田谷那条小径。

一旦能绕到峣关南面,与峣关北面的正面攻关部队前后夹击。

则峣关内兵不满万的魏军,便断无坚守拒击之力,也断无继续坚守之理了。

事实上,关内守军乃是夏侯楙、秦朗、夏侯褒等宗亲。

司马懿在决战前便将他们遣至此处,本就是一群败军溃卒。

在得知司马懿大败后,这群人几乎生不出丝毫坚守的信念。

只是这座峣关一失,汉军就彻底坐稳关中了,大魏纵想来骚扰汉军关中屯田都做不到了。

汉军只须驻留二三千守军于峣关之上,便能使关中稳如泰山。

而若大魏天子想夺回关中,又不得不先拔除峣关。

峣关背后的武关离南阳太近,没有峣关作为保险,一旦武关被破,南阳便无险可守。

那是大魏不能承受的局面。

所以,得不到天子撤军的旨意,身为败军之将的夏侯楙、夏侯褒、秦朗,及州泰、孙礼、王观诸将,是万不敢轻易弃关而走的。

只是等待旨意的日子着实难熬。

而另一边,王平与句扶二将就是否全力强攻峣关发生了分歧。

汉军中军。

句扶回到帐中,对着王平劝道:

“讨寇将军,魏军既败,关中既失,伪魏从南阳运粮草至峣关,路途艰难。

“又加上关东大旱,我以为曹叡多半会直接让峣关魏寇撤回武关,再加强武关的守御。

“我大汉只需在峣关下等待魏寇自己退走便是了,何必强攻,多造将士伤亡?”

王平当即起身摇头:“句将军,峣关距我大汉更近,城防守备力量却如此之差。

“可想而知,地处伪魏腹地的武关守备只会更差。

“曹叡现在恐怕刚刚收到司马懿大败的消息,还来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