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汉军杀向汉水,吴军将卒不知所措之际,一艘通体赭红的赤马舟自上游疾驰而至。-m¢a-n′k?a.n?s?h-u^.`c/o,m′
“右将军,蜀军水师已至!”负责传令的军司马言语间声色震恐,不能自制。
其人来自上游二十余里外的南隘口,与诸葛瑾等人一般,并不知晓下游战事究竟如何。
此刻看着山上大火,山下吴军亦是兵败如山倒,甚至就连汉水边守船的吴军都惊慌失措,在登船的过程中不断拥挤、践踏、落水,哪里不知此间已然败绩?
与步骘同在楼船上的将校如黄柄、孙胤等人,听到蜀军水师已至,茫然不知所措。
而步骘却在思索数息后不忧反喜,连连追问:
“来了多少战船?”
“可曾顺流纵火?”
那传令兵急忙摇头道:
“右将军…战船大约百余艘,没有大型战船,全都是艋艟、斗舰,亦有由艋艟斗舰组成的连舫,未曾顺流纵火。”
步骘闻言估计了一番,道:
“蜀军水师大约五六千人,不可能不用火。
“既然在上流不用,必是准备突破右将军防线后至此焚我舟船。
“传令下去,命岸上的将士停止上船,列阵待敌!
“黄柄、孙胤、骆秀,你们三人在船上掩护!”
黄柄瞬间便明白了步骘的谋划,顿时出身制止:“右将军不可以身犯险啊!”
步骘当即喝骂:“少废话,检查船锚船缆,务必把蜀军水师舟船全部给我挡住!”
孙胤听到这里才终于明白这位左都督想做什么,顿时力劝:
“右将军,你不可以身犯险!
“不如暂弃北岸将士,把舟船全部开到南岸!
“或命北岸将士死守待敌,实在不行,让他们直接弃甲往北口奔逃!
“南岸将士士气尚在,我等在南岸可水陆合击!
“待击破蜀军水师后,蜀军没有舟船,便只能望汉水兴叹!
“到时我们再以舟师回援,未为晚也!”
步骘环顾一圈守在岸上的五六千将士,当即摇头:
“此皆我大吴精锐,如何能弃!
“莫再多言,都去准备罢!”
此言落罢,步骘大步下船。′w·a_n\z~h?e*n.g-s¨h`u?.′n/e¨t.
那面写着『右将军步』的高牙大纛亦随其来到岸上。
步骘登上鼓车,亲自擂动战鼓。
随他下船的将士见此情状,一时间尽皆扬声大叫,高呼右将军已至。
楼船周围的吴军听到鼓声与呼声,顿时循声望去。
见右将军的高牙大纛竟果真弃船上岸,像是有了主心骨一般,神色稍稍为之一振,在将校的指挥下慢慢稳住了阵脚。
赵云、高翔二将适才便在岸上望见了吴军的赤马舟。
此刻听到吴鼓,又见原本夺船溃逃的吴军,此刻突然转身与大汉将士交战,顿时明白了什么。
高翔喜曰:“定是廖元俭、傅公全水师已至!”
法邈亦是微微振奋:
“看来果如车骑将军所料!
“吴军知我大汉水师已至,结舟不退,必是以为此间北风不利我大汉施火攻之策!
赵云看着汉水之畔的战场。
只见那艘楼船周围的吴军,在稳住阵形后便不再溃退,甚至有将汉军阵线顶退之势。
汉军阵线的最前端,尤其离吴军战船最近处,仿佛被削了一层,变得犬牙交错。
沉吟片刻,老将军肃容作声:
“必是步骘率众掠阵。
“吴军虽然不善陆战,但步骘颇得吴人之心,其众背水一战,又有战船居高临下为之掩护。
“传令下去,命将士若遇强敌抵抗,莫须与其死斗,尽量躲避吴军箭矢,以维持阵线为要!”
吴军水师居高临下有弓矢之利,但赵云没有直接命将士稍作退却,而是尽量维持阵线。
一旦前军退却,不明情况的后排将士很可能会以为前军败绩,吴军士气也会因此提振。
赵云年轻时在公孙瓒帐下,见过好几次这样的场景,使袁绍彻底坐稳冀州的界桥之战便是典型。!萝·拉+小¨说? ?免.费_阅_读?
不多时,有探马自上游来报。
昨日于越水上阻截大汉粮船的吴军已经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