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宸缓步迈入牢笼,与老叟相对而坐。
“先生说孤为天人,何出此言?”
“殿下若非天人,怎会年纪轻轻,便有这般通天修为?”
“《先民古卷》有言:星辰异象,龙脉涌动,必有天人降世。其将怀慈悲之心,握无上之力,渡苍生之劫,挽天下于危难,福泽万世。”
墨宸闻言,心中微微一怔。
他未曾想对方竟然提及《先民古卷》,顿时来了兴致。
“先生曾阅览过《先民古卷》?”
“老朽曾有幸拜读古卷残册,自此废去凡目,开启神智,故而能洞悉天机,胜天半子。”
“胜天半子?”
“先生莫非便是当年,闻名西川,享誉天下的半子兵圣陈玄策?”
“嘿嘿,殿下果然聪慧过人!”
墨宸心中泛起微澜。
陈玄策,人称半子兵圣,精通兵法玄术。
数十年前,他扶持川蜀,运筹帷幄,以西川弱旅屡挫大夏铁骑之锋,几乎从无败绩,令大夏畏之如虎。
然在二十年前,此人忽然销声匿迹,踪迹全无。
曾有传闻,因西川王嫉贤妒才,恐其功高震主,撼己尊位,遂密令暗中除之。
孰料他竟于二十年后现身于封魔城地牢深处。
“老朽寻觅半生,终遇明主,实乃老朽之福,请殿下受老朽一拜。”
陈玄策言罢起身,朝着墨宸恭敬叩拜。
墨宸连忙伸手将他扶起。
“先生无须拘礼。”
“先生所言终遇明主,敢问何意?”
陈玄策微微一笑,坦然言道:“老朽有意投效殿下,不知殿下意下如何?”
“若能得先生辅佐,孤求之不得。”
墨宸旋首,对候在牢笼外的殷龙骧说道:“殷城主,快为先生准备一身干净衣裳,备好酒菜,今夜孤要与先生畅谈痛饮。”
陈玄策回过神来,连忙躬身领命:“微臣谨遵殿下吩咐。”
……
夜已渐深。
墨宸却是毫无睡意。
他亲扶陈玄策行至院内石桌旁坐下,二人相对而坐,畅谈甚欢。
“先生曾阅览《先民古卷》,孤正好有一事请教。”
“殿下请讲。”
“《先民古卷》中,可有提及幽冥鬼瞳?”
“上古之神创世之际,将天地混浊之气形成的先天魔元封印于封天大阵之中,殿下所言幽冥鬼瞳,实为那先天魔元的魔魂,可惑人心智。”
“果然如此。”
“殿下莫非见过那双鬼瞳?”
墨宸微微颔首:“曾于心境中见过。”
“殿下心性高远,鬼瞳必难撼动殿下心智。只是那上古魔元近些年蠢蠢欲动,怕是欲借天裂之机,逃出封天大阵。”
“究竟何为天裂?”
“据《先民古卷》记载,天裂实为一道虚空之门,至于门通何处,老朽所阅残卷并未详载。只是提及天裂发生之际,天地将为之色变,乾坤颠倒流转,人间将陷入一场旷世浩劫,北国恐成无人之境。”
“老朽投效于殿下,正是寄希望于殿下能力挽狂澜,救天下苍生于危难。”
闻听陈玄策所言,墨宸眉宇微蹙,若有所思。
沉吟片刻过后,墨宸又问:“虚灵与那上古魔元有何关联?”
“关于虚灵,老朽心中亦存疑惑。似乎与上古魔元有关,但又似乎……”
陈玄策言及至此,却又打住。
“先生有难言之隐?”
陈玄策笑了笑:“倒算不得什么难言之隐,只是老朽心中亦感困惑,未知真相,故而不敢妄言罢了。”
“本就是推测之言,错亦无妨。先生不妨与孤说说。”
“老朽感觉,这虚灵……,似乎与先天神灵的关系似乎更为微妙。”
陈玄策话音刚落,忽然一阵夜风袭来,墨宸眉头微微一蹙。
顷刻间,他感应到了一丝杀意。
他不动声色,轻声唤道:“红莺,且扶先生回屋休息。”
“是,殿下。”
红莺走上前来,扶起陈玄策。
陈玄策忽然言道:“殿下锋芒毕露,那些人决然不会袖手旁观,该来的终归要来,殿下当好好应对,但还请殿下手下留情,莫伤他们性命,以免连累无辜百姓。”
墨宸淡然一笑:“殷城主说先生心明如镜,名不虚传。先生请先回屋,孤自能应对。”
红莺扶着陈玄策退了下去。
墨宸抬头,一双深渊之眸望向一片漆黑的夜空,语气平静地言道:“既然来了,不妨现身一见。”
不消片刻,两名身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