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大秦完美太子 > 第 21 章 文武之争

第 21 章 文武之争

他好整以暇地从袖子里取出一张叠好的纸,展开和大家细细算了一笔账。

按照大秦郡县制的治国策略,六国统一之后天底下足足有几十个郡和上千个县。

郡级别的官吏就不提了,光是县城,就得配备县令、县长、县丞、县尉之类的。有些职位如同县尉等,需要的还不止一人。

后头的乡间组织三老、有佚、啬夫、游徼,亭里的亭长,里中的里魁这些都不提了,光是县级的官吏就得要近万的数量。

如果大秦不提前准备好这么多基层官吏,难不成还和上辈子一样直接用本地人?六国没了,六国的官员还在原地任职是吧?

满朝文武被扶苏甩出来的数据砸得哑口无言。

这这这,原来需要这么多吗?

其实乡间的那些也很需要人手,比如游徼,就是类似衙役的存在,负责缉捕犯法者。而秦法规定得过于详细了,需要大量游徼四处巡逻,光游徼的需求就是个很庞大的数量。

偏偏,游徼的要求还很高。

他们得非常熟悉秦律,不然没办法及时发现周围有谁犯了法,抓住了人也没办法第一时间判断惩处的力度。

派往六国的游徼要求更高,他们还得学会当地的方言,否则无法和当地人沟通交流。

所以县官还不是最大的缺口,游徼才是。没有游徼维持基层的法治,秦律的推行就会成为一个笑话。

早朝结束之后,众人还沉浸在统计学带给他们的震撼里。倒是扶苏开始折腾新的东西了,他认为学堂里那些预备女官不能只学文不习武。

“若是六国暴民与秦吏产生了冲突,秦吏须有自保之力。”

这都是血淋淋的教训。

上一世很多秦吏在六国任官时被当地人暴起打杀,其中有一些是因为秦法严苛激怒了黎民,更多的还是反秦人士在背后搞鬼。

大秦很难做到给每个郡县都配备士兵驻扎,只能尽量提高秦吏的战斗力了。

而且游徼是要缉拿犯人的,不能打也不行。

正好有不少秦人认为战场太危险,不适合家中女子前去。那么那些天生适合且喜欢习武的女子,不如转变目标去当游徼。

其实大秦是允许女子参军挣军功的,但真正搏出头来的寥寥无几。既然如此,还不如在其他岗位发光发热呢。

最重要的是,上一世因为朝中文官多为六国之人,导致六国被灭后出现了官官相护的情况。

始皇在咸阳遭受刺杀,居然连刺客是谁、怎么混入咸阳、又是怎么逃脱的都查不出来,这让扶苏完全无法忍受。

六国之地也就罢了,那可是咸阳城!

这一次他高低得把咸阳城中的所有官吏都替换成信得过的,尤其是基层小吏。在六国彻底归心之前,六国反秦人士休想渗透进来。

秦王政看着儿子写出来的又一份方案,已经懒得念叨他为什么不好好休息了。

“你……罢了。”

秦王政把规划书收好,承诺回头找朝臣们商议细节。

他唤来侍者给儿子呈上一叠甜糕:

“只许吃一碟,不许将我这里弄得到处都是点心屑。”

动脑费神,多吃点好的补一补吧。

作者有话要说

统计学yyds

其实是很简单的东西,但是古人好像都不爱用

那一天的谈话之后,秦王政正式下达了在韩地推行新律的政令。因是托词为过渡之策,朝野上也没什么人反对。

韩人原本心惊胆战地等着传说中的严苛秦律推广开来,结果在扶苏有意安排的乡人解说之下,得知韩地用的是宽松的新律,简直震惊了。

“秦国有这么好的心?!”

大家都不相信,在他们印象里,秦人都十分野蛮粗俗,根本不讲道理的。

可新律摆在那里,扶苏特意让人用新纸印刷了好几版不同文字的秦律张贴在了官衙墙上。

那么多人里总有识字的,自己去看就知道是真是假了。

更有住在秦韩交界处的韩人,他们这边语言隔阂不像其他地方那么深,还是能够彼此交流的。

只要询问一下对方要遵守的秦律,就能发现自己确实占了便宜。不多时就开始有秦人羡慕他们律法宽松了,抱怨自家前不久才因为犯法被罚了一甲。

渐渐的,韩人心里生出了一点隐秘的高兴,仿佛占了什么便宜一般。

气候渐渐入了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