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太后和皇帝在安乐堂升殿。所有宗亲,并在京四品及以上大臣,命妇们按照品级在礼部官员的指引下觐见行礼。
摄政王身着代表亲王身份的红色蟒袍,带着宋锡跪在宝座下,给这对天底下最尊贵的母子叩头。
行礼如仪完毕,摄政王父子二人坐在次席,与长公主夫妻对面而坐。
这是宋锡这么多年来头一次见到自己这位“皇姑姑”和“皇姑丈”。这位皇姑姑比摄政王的年纪都大些,和皇太后的样貌如出一辙,年轻的时候也是个标志的美人。
据说她自小骄纵,深受先皇和太后的喜爱,出嫁后公主府的规制甚至超过了王府。更不要提可以留在京城,不用像藩王一样就藩外地,远离皇宫了。
算起来,比起皇宫内的妃嫔们,这位大夏公主可能才是天下第一富贵闲人,逍遥自在了一辈子。
皇姑丈倒是一副老好人的模样,坐在姑姑身边一直笑呵呵的。若是不知道柳眉霜就是由他亲自“寻访”并送入上辛园中,宋锡可能真的以为他是个如同民间传闻一般,是个胸无大志,尚主之后就彻底放弃了前途的废物了。
这一家子坐在一起,除了皇后木头似的,拨一拨动一动,其他人则一片其乐融融。推杯换盏之间,尽显母慈子孝,兄友弟恭,真是天家“盛景”。
“呈贺礼!”
一曲《麻姑献寿》完毕,舞姬们鱼贯而出。
司礼监的大太监站在台边,举起誊写好的礼单,大声唱和出献礼者的官职,姓名以及其所进献的礼物。
此乃整个寿诞最重要的一节,宫人们特意重新添了油灯,换了新的蜡烛,将整个乐寿堂的大殿照耀的如同白昼一般。
太后今晚兴致极高,已经到了戌时了,老人家的脸上不见半点疲累,为了看清礼物,还特意让宫女取来了西洋叆叇支在鼻子上,一件件地细看。
倒是坐在她身前的皇帝,用了晚膳之后就开始频频打起呵欠,明显精力不济。难为他身后的小内侍,不断地上前敬鼻烟,递茶水,才不让皇帝彻底睡过去。
为了太后的七十大寿,各级官员和皇亲国戚们也是绞尽了脑汁,献上的礼物从百寿图,历代贤后图,到用人的发丝绣成的观音像,乃至象牙宝船,紫檀镶金玉着,掐丝玛瑙刻着万寿无疆的杯盘,各种奢侈精美的寿礼让太后看得目不暇接,不住点头喊赏。
“母后慈爱,陛下仁厚,乃万民之福,天下之福。儿臣恭祝母后千岁千岁千千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终于,压轴的礼物要上场了。摄政王与宋锡同时走到宝座之下,再一次对皇太后与皇帝叩头。
“为贺太后娘娘千秋之喜,儿臣命手下网罗天下珍宝。终于在南海觅得一祥瑞,以显太后坤泽,即便是南蛮之属,亦受我宋夏庇佑,沐浴太后的恩泽。”
摄政王说着,拍了拍手掌。
“哎,那是什么”
“那边不是昆明湖么”
坐在外间的大臣们先发现了事有蹊跷,原来这安乐堂堂前连着昆明湖的一湾水池,此时水面上竟亮起了点点星光。那星光铺沿着湖岸两侧由远及近一路闪现而来,在夜里看着,仿佛是九天银河散落人间。
再定睛一瞧,原是几百人脚蹬着冰刀,双手掌上举着蜡烛,从昆明湖那边滑翔而来。而巨大的珊瑚宝树,也被放在滑车上,沿着冰面一路滑到了众人面前。
流光溢彩的红色珊瑚树和上面坠着的硕大珍珠,在周围几百支蜡烛的映照下,显得光芒万丈,饶是见惯了世间一切珍奇之物的太后和嫔妃们都露出了惊艳之色。
“好,好啊!”
太后激动地半直起身子,不住地点头。
“陛下,娘娘,此等大小的珊瑚,即便是古籍中也不曾见过记载。都说‘天地交感’,必是如今海清河晏,我大夏政清人和,所以才孕育出了此等至宝。”
王丞相走到殿中,张开鼻翼深深地吸口气, “隐隐然还有一股奇香,亦绝非寻常珊瑚玛瑙可比,堪称‘祥瑞’。这就证明了我王德化万邦,八方合一,我大夏社稷万年永葆,万岁万岁万万岁。”
百官闻言,也都躬身行礼,山呼万岁不止。
摄政王嘴边噙着一抹得意的笑容,带着宋锡回到了座位上。
宋锡看着站在湖面上的人群,和他们脚下闪着寒光的冰刀,缓缓地眯起了眼睛。
“母后,儿臣也有一份‘嘉礼’要呈上。”
长公主站了起来,掩着嘴,与摄政王互相交换了一个眼神, “只